[发明专利]一种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60441.2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4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刚;黄键;朱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合创炬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5/18 | 分类号: | E04C5/18;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沈锋 |
| 地址: | 430108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连接 灌浆 套筒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钢筋套筒灌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按灌浆流动方向依次包括现场装配端和预制安装端;现场装配端设有进浆通孔,预制安装端设有出浆通孔;进浆通孔处固定有进浆导管,出浆通孔处固定有出浆导管,灌浆套筒内壁设置有波形凸台,波形凸台为两个,两个波形凸台分布于灌浆套筒纵向截面两侧且沿纵线空间对称分布;灌浆套筒外壁横向截面以上设置有上凹槽纹路,灌浆套筒外壁横向截面以下设置有下凹槽纹路,上凹槽纹路和下凹槽纹路上均密切贴合有热交换循环管路。本发明有利于使灌浆施工过程中引入的气泡顺利排出并提高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受力的均匀性,降低了灌浆套筒加工难度,工艺简单,通用性强,能满足冬夏施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套筒灌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有效形式之一,节点连接作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建筑工业化的施行。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作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节点连接形式,对结构安全性和稳固性影响重大。
目前,市面上的灌浆套筒主要通过铸造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制造,两种材质各有利弊,因此在当前的市场上,两种材质的灌浆套筒同时存在。为了提高灌浆套筒对内腔中套筒灌浆料的握裹力,一般在灌浆套筒内壁设置有点状、一字型、八字形、环形或螺旋形凸台,以此提高灌浆套筒内剪力键与套筒灌浆料之间的机械咬合力,从而实现接头的传力能力,短线或点状分布的剪力槽易在灌浆套筒本体上形成受力缺陷;环形分布的剪力槽易在拐角处形成节流,降低套筒灌浆料密实度;单螺旋形剪力槽易出现受力不均匀的弊端;双螺旋或多螺旋结构剪力槽导致加工难度加大,因此以上形式的剪力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
此外,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受温度影响较为显著,特别是冬夏季施工时,需要对套筒灌浆料进行配方改进优化,或是在灌浆施工时采取加热水搅拌、预制构件外加热保温、加冰水降温等辅助措施,但由于混凝土比热容较小,导致灌浆套筒内部温度很难得到改变,加之灌浆套筒内壁与被连接直螺纹钢筋外壁间的间隙非常小,致使灌入灌浆套筒内的套筒灌浆料受环境温度影响极其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降低了灌浆套筒的加工难度,工艺简单,通用性强,且能同时满足冬夏施工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按灌浆流动方向依次包括现场装配端和预制安装端;所述进浆通孔处固定有进浆导管,所述出浆通孔处固定有出浆导管,所述灌浆套筒内壁设置有波形凸台,所述波形凸台为两个,所述两个波形凸台分布于灌浆套筒纵向截面两侧且沿纵线空间对称分布;所述灌浆套筒外壁横向截面以上设置有上凹槽纹路,所述灌浆套筒外壁横向截面以下设置有下凹槽纹路,所述上凹槽纹路与波形凸台的波谷形状、位置相对应,所述下凹槽纹路与波形凸台的波峰形状、位置相对应,所述上凹槽纹路和下凹槽纹路上均密切贴合有热交换循环管路。
进一步,所述进浆导管和出浆导管的外壁沿周向处设有环行凸起;所述进浆导管和出浆导管设置于灌浆套筒的同侧和/或异侧。
进一步,所述波形凸台形状呈正弦波、余弦波、正反U首尾相连形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预制安装端的连接方式为灌浆连接,所述预制安装端和现场装配端的口径一致,所述灌浆套筒靠近现场装配端一侧的内壁上和灌浆套筒靠近预制安装端一侧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环行凸台,所述灌浆套筒外壁上与两侧环行凸台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环行凹槽。
进一步,所述预制安装端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预制安装端的口径小于和/或等同于现场装配端口径,所述预制安装端内壁上设置有直螺纹;灌浆套筒靠近现场装配端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环行凸台,所述灌浆套筒外壁上与环行凸台位置相对应处设置有环行凹槽。
进一步,一种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的加工工艺,使用球墨铸铁制成所述灌浆套筒,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合创炬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合创炬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04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