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温杯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7050.5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3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蒋文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文柏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B23K31/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雷仕荣 |
地址: | 545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杯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保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杯及其加工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钛保温杯不易加工制造的技术问题。本保温杯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钛层、中间不锈钢层和外不锈钢层,其特征在于,钛层上端和中间不锈钢层上端焊接连接并且钛层与中间不锈钢层之间形成封闭空间,中间不锈钢层上端和外不锈钢层上端焊接连接并且中间不锈钢层与外不锈钢层之间抽真空形成真空腔体,在中间不锈钢层底部和外不锈钢层的底部之间连接有一穿过真空腔体并且将封闭空间与外界连通的通压管。本申请的优点在于: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杯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钛内胆材料的保温杯其被广泛应用。
钛内胆的保温杯其结构为,钛内胆、中间不锈钢和外层不锈钢,钛内胆和中间不锈钢之间抽真空,中间不锈钢和外层不锈钢之间抽真空,利用抽真空达到理想的保温效果。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三层真空钛杯及其制备工艺,申请号201910608824.X,包括从内到外依次间隔设置有钛内胆、不锈钢中间层、不锈钢外层,所述钛内胆、不锈钢中间层、不锈钢外层的顶部设有用于密封钛内胆、不锈钢中间层、不锈钢外层之间间隙的不锈钢钛圈;所述不锈钢外层的顶部设有螺纹。不锈钢外层的底部设有凸起的环形底座;该方案可提高保温效率,延长保温时间。
上述的保温杯其虽然具有如上的优点,但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保温杯的抽真空其一般需要在高温的环境中,高温环境大概是400℃左右,钛与钢熔点不一样,很难有效焊接,以及很难达到无缝焊接,真空度受到影响,导致钛与钢之间夹有气体,在高温下,气体热胀而造成钛内胆挤压形变。
其次,利用不锈钢钛圈进行封口焊接,成本高并且抗摔性差,容易出现不真空的现象,同时,这种工艺其加工难度非常大,因为抽真空后需要对不锈钢钛圈进行焊接,焊接的同时影响真空度,以及不易被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保温杯及其加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保温杯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钛层、中间不锈钢层和外不锈钢层,其特征在于,钛层上端和中间不锈钢层上端焊接连接并且钛层与中间不锈钢层之间形成封闭空间,中间不锈钢层上端和外不锈钢层上端焊接连接并且中间不锈钢层与外不锈钢层之间抽真空形成真空腔体,在中间不锈钢层底部和外不锈钢层的底部之间连接有一穿过真空腔体并且将封闭空间与外界连通的通压管。
在上述的保温杯中,在中间不锈钢层底部中心和外不锈钢层的底部中心连接有上述的通压管。
在上述的保温杯中,所述的外不锈钢层包括杯身,以及套设在杯身下端的杯底,在杯底的中心设有下插入孔,通压管的下端插于下插入孔中并且通压管和下插入孔之间密封连接。
在上述的保温杯中,在杯底的底部设有上凹陷,在杯底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上凹陷相对应的上凸部,在上凸部的中心设有上述的下插入孔,所述的通压管下端延长至下插入孔的下孔口下方并伸入至上凹陷中。
在上述的保温杯中,在杯底的杯身下端外壁设有外台阶,杯底套设在外台阶上并且杯身和杯底固定连接;在杯身下端具有锥形部并且锥形部插于杯底内。
在上述的保温杯中,所述的中间不锈钢层底部中心设有上插入孔,通压管的上端插于上插入孔中并且通压管和上插入孔之间密封连接。
在上述的保温杯中,所述的通压管的上端端面和上插入孔的上孔口齐平。
在上述的保温杯中,在通压管内设有堵头。
在上述的保温杯中,钛层和中间不锈钢层之间的间距小于中间不锈钢层和外不锈钢层之间的间距;中间不锈钢层的竖直杯身段一为旋薄杯身,钛层的竖直杯身段二为旋薄杯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文柏,未经蒋文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70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