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温杯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57050.5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3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蒋文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文柏 |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B23K31/02;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雷仕荣 |
| 地址: | 545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杯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保温杯,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钛层(1)、中间不锈钢层(2)和外不锈钢层(3),其特征在于,钛层(1)上端和中间不锈钢层(2)上端焊接连接并且钛层(1)与中间不锈钢层(2)之间形成封闭空间,中间不锈钢层(2)上端和外不锈钢层(3)上端焊接连接并且中间不锈钢层(2)与外不锈钢层(3)之间抽真空形成真空腔体,在中间不锈钢层(2)底部和外不锈钢层(3)的底部之间连接有一穿过真空腔体并且将封闭空间与外界连通的通压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在中间不锈钢层(2)底部中心和外不锈钢层(3)的底部中心连接有上述的通压管(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不锈钢层(3)包括杯身(31),以及套设在杯身(31)下端的杯底(32),在杯底(32)的中心设有下插入孔(33),通压管(4)的下端插于下插入孔(33)中并且通压管(4)和下插入孔(33)之间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在杯底(32)的底部设有上凹陷(34),在杯底(3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上凹陷(34)相对应的上凸部(35),在上凸部(35)的中心设有上述的下插入孔(33),所述的通压管(4)下端延长至下插入孔(33)的下孔口下方并伸入至上凹陷(34)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在杯底(32)的杯身(31)下端外壁设有外台阶(36),杯底(32)套设在外台阶(36)上并且杯身(31)和杯底(32)固定连接;在杯身(31)下端具有锥形部(37)并且锥形部(37)插于杯底(3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不锈钢层(2)底部中心设有上插入孔(21),通压管(4)的上端插于上插入孔(21)中并且通压管(4)和上插入孔(21)之间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压管(4)的上端端面和上插入孔(21)的上孔口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在通压管(4)内设有堵头(4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钛层(1)和中间不锈钢层(2)之间的间距小于中间不锈钢层(2)和外不锈钢层(3)之间的间距;中间不锈钢层(2)的竖直杯身段一(a)为旋薄杯身,钛层(1)的竖直杯身段二(b)为旋薄杯身。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保温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中间不锈钢层(2)套在钛层(1)外侧,将钛层(1)上端和中间不锈钢层(2)上端焊接连接,中间不锈钢层(2)底部中心预留上插入孔(21);
S2、将外不锈钢层(3)套在中间不锈钢层(2)外侧,将中间不锈钢层(2)上端和外不锈钢层(3)的杯身(31)上端焊接连接;
S3、将通压管(4)的一端插入上插入孔(21)并且利用焊接或者粘结材料使得通压管(4)与上插入孔(21)固定在一起;
S4、将外不锈钢层(3)的杯底(32)套在杯身(31)的下端并且杯底(32)的通压管(4)下端同步伸入至下插入孔(33)中,通压管(4)和下插入孔(33)间隙配合;
S5、将S4步骤的半成品杯子杯口朝下并在间隙中填充有高温熔化颗粒材料,然后进行高温抽真空处理,中间不锈钢层(2)与外不锈钢层(3)之间形成真空腔体并且高温使得高温熔化颗粒材料熔化并将间隙密封,制得保温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文柏,未经蒋文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70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