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用铁心和内燃机用点火线圈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56550.7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7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笠野谅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阪神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F27/245 | 分类号: | H01F27/245;H01F27/30;H01F38/12;F02P3/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邓宗庆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点火 线圈 铁心 | ||
本发明提供能够防止由应力导致的性能的劣化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用铁心和内燃机用点火线圈。铁心(10)中的配置在第二骨架的外周的外周铁心部(15)是方形的扁平的铁心片在远离中央铁心部(11)的方向上层叠而成的部件,是将平面状的四个层叠体(16)(各层叠部(18、19、20、21))组合而形成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内燃机用点火线圈中使用的线圈用铁心及内燃机用点火线圈,所述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用于使例如汽车等的发动机的火花塞产生火花放电。
背景技术
内燃机用点火线圈将电池的电压变压为基于火花塞的火花放电所需的高电压,并安装于汽车等的发动机。内燃机用点火线圈具有产生高电压的点火线圈主体和与该点火线圈主体连接并向火花塞供给高电压的插座。
点火线圈主体是将线圈与铁心组合并收容于绝缘壳体而成的部件。初级线圈卷绕于筒状的初级线圈骨架,次级线圈卷绕于筒状的次级线圈骨架。初级线圈骨架插入到次级线圈骨架的内侧,各骨架呈同心圆状配置。初级线圈骨架的内侧及次级线圈骨架的周围配置有铁心。即,在初级线圈骨架的内侧插入棒状的中央铁心,在次级线圈骨架的外周配置有环状的外周铁心。当磁场与初级线圈的电流一起变化时,通过相互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电动势。此时,铁心在线圈的周围成为磁力线的闭磁路。如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铁心为在高度方向上层叠从硅钢板冲裁出的扁平构件而形成。
一般来说,在进行冲裁加工的情况下,由于冲裁出期望的形状后剩余的硅钢板被丢弃,所以材料利用率较差。因此,如下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那样,也存在具有如下铁心的点火线圈,所述铁心由带状的方向性硅钢板(所谓窄带材料)形成。该铁心为从线圈向侧方层叠窄带材料而形成。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973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232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2记载的铁心,为了降低应力,角部弯曲而不是直角,为了降低应力,需要某种程度的弯曲半径。当过大的应力施加于铁心时,有时磁特性变化而磁通难以在铁心中流动或铁心破裂。在弯曲半径较大的情况下,不能实现构件的小型化。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提出。即,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由应力导致的性能的劣化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用铁心及内燃机用点火线圈。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用铁心的特征在于,具有:中央铁心部,所述中央铁心部穿过初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用于通过相互感应使次级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以及外周铁心部,所述外周铁心部与所述中央铁心部的两端部连结,并且配置在所述次级线圈的外周,所述外周铁心部是在远离所述中央铁心部的方向上层叠的铁心片的层叠体,并且在角部在外周方向上相邻的该层叠体彼此连结而成。
本发明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用铁心的特征在于,所述层叠体由配置在所述中央铁心部的侧方的平面状的侧面层叠部和配置在所述中央铁心部的端部的平面状的端面层叠部构成。
本发明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用铁心的特征在于,所述层叠体彼此通过磁力、嵌合、粘接或熔敷连结。
本发明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用铁心的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层叠体的厚度不同。
本发明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用铁心;第一骨架,所述第一骨架供所述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用铁心的所述中央铁心部穿过;卷绕于该第一骨架的所述初级线圈;供所述第一骨架插入的第二骨架;以及卷绕于该第二骨架的所述次级线圈。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阪神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阪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65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部件以及主轴装置
- 下一篇:超声波处理装置以及超声波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