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性氯喹羟氯喹作为降低心脏毒性的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56400.6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3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绪穆;罗海彬;张彦涛;李迎君;李官官;史永杰;黄仪有;李哲;邹永;陈新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1/4706 | 分类号: | A61K31/4706;A61P31/14;A61P11/00;C07D215/46;C07B57/00;A61K31/7052;A61K33/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曾敬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性 氯喹 作为 降低 心脏 毒性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手性的氯喹、羟基氯喹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冠状病毒肺炎药物中,以冠状病毒关键药物靶点3CL水解酶(Mpro)为作用靶点的应用。手性的氯喹、羟基氯喹均与引发肺部等炎症的Mpro具有较强结合强度,可显著性地抑制Mpro的活性,表明其具有防治冠状病毒引发肺炎的作用,可作为抗肺炎药物使用。通过对hERG钾离子通道的抑制活性评价,提供了氯喹、羟基氯喹及其对映异构体对hERG钾离子通道可能产生心脏毒性的浓度。通过手性高效液相色谱和手性合成制备手性氯喹、羟基氯喹,可以选择S构型的氯喹、羟基氯喹或其盐单独作为药物,或者形成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由于其活性更强、心脏毒性小,给药剂量的范围大大拓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手性的氯喹、羟基氯喹或其盐作为降低心脏毒性的抗冠状病毒药物靶点3CL水解酶抑制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于2019年12月首次爆发,由新型冠状病毒,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2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干咳,乏力,并逐步进展为气喘,呼吸乏力等症状。尽管部分轻症患者可自愈,但仍有较多患者在后期病情快速进展,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症、肾功能衰竭、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血凝血障碍。该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具有高度传染性。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新冠疫情已构成全球大流行。目前已有超过 188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该病的影响。截至2020年6月6日,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数据,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673万例,死亡人数超过39万人(病死率约为5.8%)。新冠病毒爆发的传染性和致命性,不仅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对医学界和世界各国政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目前新冠肺炎尚未有疗效明确的治疗药物,临床治疗多采取隔离、抗病毒、对症支持等疗法为主,然而这些治疗仍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一方面,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易引起神经毒性,腹泻,心律失常,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对于患有基础代谢障碍,免疫功能低下,或者癌症等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尤为需要谨慎使用。另一方面,采取对症治疗,对于逆转重症患者病情效果不明显,或者效果不佳,易引发合并感染,造成多发性、弥漫性病变。因此开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靶向药物研究将具有重大意义。
新冠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单链RNA β属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的感染起始于病毒粒子表面棘突糖蛋白(Spike,S蛋白)与细胞表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受体的结合。冠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解体,将核衣壳和病毒RNA释放到细胞质中,病毒RNA 5′末端开放阅读框(ORF1a/b)编码多聚蛋白质(pp1a和pp1ab)。pp1a和pp1ab可被木瓜蛋白酶样蛋白酶(papain-like protease,PLpro)和3CL蛋白酶(3-chymotrypsin-like protease,3CLpro,也被叫做Mpro)切割,产生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s,NSPs),如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和解螺旋酶(helicase)等,它们都是参与冠状病毒转录和复制的重要酶。其中,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nCoV的3CLpro水解酶有高达96%相似度的氨基酸序列。在疫情发生后,饶子和/杨海涛团队快速表达并解析了新冠病毒的3CL水解酶(Mpro)并获得了高分辨率晶体结构(PDB ID:6LU7),极大的推动了此类小分子抑制剂的研发。当3CL水解酶活性被抑制后,病毒的转录和复制将被影响,从而抑制其繁殖和扩散。因此,3CL水解酶被认为是开发抗病毒药物有吸引力的关键靶点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6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的通信系统
- 下一篇:文本数据的处理方法、分类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