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垃圾分类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5935.1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1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东;宋学磊;徐浩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7/00 | 分类号: | B65F7/00;B65F1/16;B65F1/14;A01M1/22;A01M7/00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申萍 |
地址: | 1014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垃圾 分类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垃圾分类房,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垃圾房在进行垃圾收集时,当垃圾箱满后,难以及时关闭,容易导致垃圾继续装入而溢出,溢出的垃圾积攒在垃圾房内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容易滋生细菌,同时,垃圾房内脏乱的环境,易滋养蚊蝇,从而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此外,由于垃圾箱收集各种垃圾,未完全熄灭的烟头等火种也有可能进入,常规的垃圾未装备相应的报警设施,任其发展易发生火灾的问题,包括垃圾房主体;所述垃圾房主体的前端侧壁上对接有垃圾棚,其垃圾棚的前端为开口端。本发明中由于喷雾装置中内置有药箱和药泵,当需要进行消毒或者灭蝇时,可启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以便于减少垃圾房内细菌滋生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垃圾分类房。
背景技术
垃圾房是一种垃圾收纳设备,用于储纳垃圾。如专利申请书CN201720582849.3中一种智能垃圾分类房,包括垃圾房、除味箱、金属仓和非金属仓,所述垃圾房内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金属仓和非金属仓,且金属仓和非金属仓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分别安装有第二重力传感器和第一重力传感器,所述金属仓和非金属仓内部的顶端皆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重力传感器和第二重力传感器,可以通过重力控制器控制重力显示器显示金属仓和非金属仓内部垃圾的重量,不仅便于得知可回收金属的量,而且可以及时提示人将垃圾运出,该智能垃圾分类房设置有除味箱,可以通过气泵将非金属仓内部的气味吸到除味箱内部,通过味箱内部除味液去除垃圾房异味,更加环保卫生。
现有的垃圾房在进行垃圾收集时,当垃圾箱满后,难以及时关闭,容易导致垃圾继续装入而溢出,溢出的垃圾积攒在垃圾房内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容易滋生细菌,同时,垃圾房内脏乱的环境,易滋养蚊蝇,从而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此外,由于垃圾箱收集各种垃圾,未完全熄灭的烟头等火种也有可能进入,常规的垃圾未装备相应的报警设施,任其发展易发生火灾。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多功能垃圾分类房,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垃圾分类房,以解决现有的垃圾房在进行垃圾收集时,当垃圾箱满后,难以及时关闭,容易导致垃圾继续装入而溢出,溢出的垃圾积攒在垃圾房内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容易滋生细菌,同时,垃圾房内脏乱的环境,易滋养蚊蝇,从而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此外,由于垃圾箱收集各种垃圾,未完全熄灭的烟头等火种也有可能进入,常规的垃圾未装备相应的报警设施,任其发展易发生火灾的问题。
本发明多功能垃圾分类房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多功能垃圾分类房,包括垃圾房主体;所述垃圾房主体的前端侧壁上对接有垃圾棚,其垃圾棚的前端为开口端;所述垃圾棚包括分隔墙,所述垃圾棚通过左右两端底部的分隔墙支撑架设在地面上,其分隔墙的外部贴附有条状的防腐木或者复合板;所述垃圾棚的内的垃圾房主体的侧壁中横向内嵌有内外贯穿的垃圾架;
所述垃圾房主体主体中与垃圾架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挂设有护罩,其护罩的下方放置有对应的垃圾箱;所述垃圾房主体的左端安装有两个相扣合的仓门;所述垃圾房主体内腔的左侧墙壁上挂设有喷雾装置;
所述喷雾装置对应高度的另一侧的垃圾房主体内腔的墙壁上固定安装有配电箱,其配电箱另一侧又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而太阳能电池的外侧则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通过配电箱与报警装置电性相连接;
所述垃圾房主体上靠近仓门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高压发生器;所述垃圾房主体内腔的顶部平面中部和护罩的内腔顶部平面中部均固定安装有烟感传感器,其烟感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报警装置的输入端通过电性相连接;所述垃圾房主体内的底部平面中部内腔有地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5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施工用的水土保持生态护坡结构
- 下一篇:一种姬菇打包压块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