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磷铁水长寿命同步复吹脱磷冶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5812.8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雷;张卫强;张继斌;陈伟;陈寿红;速国武;杨锦文;马军文;文玉兵;徐刚;刘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5 | 分类号: | C21C5/35;C21C5/36;C21C7/00;C21C7/06;C21C7/06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亢能 |
地址: | 650302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水 寿命 同步 复吹脱磷 冶炼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磷铁水长寿命同步复吹脱磷冶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装入前护炉及留渣溅渣、装入、前期冶炼、中期冶炼、后期吹炼、转炉出钢。本发明通过炉底维护技术、装入制度、供氧制度、造渣制度工艺集成创新,充分发挥了转炉顶底复吹的效果,达到复吹系统与转炉炉龄长寿命同步和高磷铁水顺利冶炼的目的,复吹终点氧含量低(500ppm)、转炉一倒脱磷率由93.68%提高至95.26%以上,显著降低炼钢合金消耗,提高钢水质量,底吹系统与转炉炉龄实现同步,复吹同步炉龄达18000炉以上,改善了炼钢技术经济指标,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炼方法,尤其是一种高磷铁水长寿命同步复吹脱磷冶炼方法,属于钢铁冶金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转炉顶底复吹冶炼技术是国内外钢铁企业普遍采用的先进工艺,可提高转炉冶炼过程反应的均衡和降低终点钢水氧化性,从而均匀炉内反应均衡性,减少转炉吹炼过程喷溅、缩短转炉冶炼时间、降低合金消耗和渣料消耗,是转炉炼钢精细化操作的重要改进方向,充分发挥顶底复吹的优势是提高钢水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研究出与转炉炉龄同步的高强度智能化长寿命转炉复吹技术有利于提高钢水质量特别是降低终点钢水氧化性,改善技术经济指标,扩大品种钢生产,提高转炉钢的质量,也有利于高纯净度低碳钢种的开发。
目前国内钢厂转炉复吹冶炼过程中普遍存在前期砖芯浸蚀快、金属蘑菇头难形成、复吹炉役供气流量低、溅渣效果差、炉底维护困难、缺乏合理动态控制模式等问题,导致复吹与转炉同步炉龄8000炉,无法实现复吹与转炉炉龄同步,同时无针对高磷铁水(Mn≤0.50wt%、Si 0.15-0.55wt%、P0.350~0.550wt%)的高效脱磷的系统顶底复吹技术。
目前国内很多钢厂采用复吹工艺强化转炉吹炼效果,但均为采用中低磷铁水的复吹工艺,未见采用长寿命同步复吹技术进行高磷铁水冶炼的相关专利和论文报道,也未见采用转炉高磷铁水冶炼顶底复吹实现复吹系统与转炉炉龄长寿命同步的全过程集成技术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云南省高磷矿储量丰富,炼钢转炉用铁水(Mn≤0.50wt%、Si 0.15-0.55wt%、P0.350~0.550wt%)磷含量极高,冶炼过程脱磷负担重,需设计和改进顶底复吹冶炼工艺,解决第一次倒炉磷[P]高且底吹系统寿命低、底吹效果难以充分发挥,无法实现复吹系统与转炉炉龄同步的难题。
本发明针对转炉高磷铁水冶炼脱磷负担重、转炉第一次倒炉磷[P]合格率低、复吹底吹系统维护困难难以与转炉炉龄长寿同步保持复吹的难题,提出一种高磷铁水长寿命同步复吹脱磷冶炼方法,是一种120t转炉采用长寿命顶底复吹技术冶炼高磷铁水实现复吹与炉龄同步的高效脱磷冶炼方法,通过对有利于提高底吹系统使用寿命的炉底维护技术、留渣溅渣技术和有利于提高转炉脱磷率的装入制度、供氧制度、造渣制度的工艺设计和系统优化改进,实现了复吹系统与转炉炉龄长寿命同步和高磷铁水顺利冶炼,达到复吹终点氧含量低(500ppm)、转炉一倒脱磷率由93.68%提高至95.26%,基本满足一次倒炉出钢磷要求,显著降低炼钢合金消耗,提高钢水质量,底吹系统与转炉炉龄实现同步,复吹同步炉龄达18000炉以上,改善了炼钢技术经济指标。
本发明中涉及成分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高磷铁水长寿命同步复吹脱磷冶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装入前护炉及留渣溅渣:
每炉测量装入液面,确定炉底状况,上一炉钢水出完,从出钢口底吹N2气,并将低流量切换至大流量,保持底吹透气砖畅通,同时从大炉口放下氧枪进行溅渣,根据炉底浸蚀情况,采用恒压变枪溅渣操作,溅渣完毕向前向后摇炉挂渣保持底吹金属蘑菇头生成;
步骤(2)、装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58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运输周转车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TCR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