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化硅纳米线原位生长增韧陶瓷前驱体型高温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55018.3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超;张海军;周青军;罗星娜;冯兆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J183/16 | 分类号: | C09J183/16;C09J183/04;C09J161/06;C09J11/04;C09J11/06;C04B37/00;B82Y30/00;B82Y40/00;C01B32/963;C04B35/83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硅 纳米 原位 生长 陶瓷 前驱 体型 高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化硅纳米线原位生长增韧陶瓷前驱体型高温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将乙烯基聚碳硅烷、聚甲基硅氧烷、酚醛树脂、二茂铁和异丙醇按照3.5~4.5:1~2:0.75~1.25:0.6~0.9:1.5~2.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在65℃条件下搅拌5~6h而制备成胶基液;
(2)将铝粉、镍粉、硅粉、碳化硼粉和硼酸盐玻璃粉末按1.5~2.5:1~1.5:0.35~0.6:0.15~0.3:0.1~0.2的质量比充分混合均匀而制备成填料混合物;
(3)将步骤(1)制备的胶基液与步骤(2)制备的填料混合物按照5~7:4~5的液固质量比混合于球磨罐中,在150~200r/min转速下球磨2~3h,获得黏度为2500~3000cps的灰黑色碳化硅纳米线原位生长增韧陶瓷前驱体型高温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原位生长增韧陶瓷前驱体型高温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乙烯基聚碳硅烷呈液态,型号为VHCPS,黏度为650-1000cp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原位生长增韧陶瓷前驱体型高温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聚甲基硅氧烷为白色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原位生长增韧陶瓷前驱体型高温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酚醛树脂呈液态,黏度为1000~1500cp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原位生长增韧陶瓷前驱体型高温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二茂铁和异丙醇成分为分析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原位生长增韧陶瓷前驱体型高温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铝粉的粒径为3-5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原位生长增韧陶瓷前驱体型高温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硅粉和镍粉的粒径为0.5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原位生长增韧陶瓷前驱体型高温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碳化硼粉的粒径为6-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50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