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使用的电动踏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3727.8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0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建;李水兰;李宇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阳新远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3/02 | 分类号: | B60R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使用 电动 踏板 机构 | ||
本发明属于汽车踏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使用的电动踏板机构,它包括脚踏板、收放机构,其中脚踏板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用来固定于车体的收放机构,收放机构对脚踏板板端受到的撞击具有二次报警和缓冲作用;套筒内壁与圆块发出的第二次撞击报警声对驾驶员形成二次提醒,避免驾驶员在精力不集中情况下得到有效提醒,防止电动踏板受到严重损坏而增加其维修成本用时,相对滑动至极限的滑块A和固定座就会带动收放机构中的电驱四连杆结构整体绕相应套筒的中心轴线摆动,以进一步对脚踏板受到的碰撞进行缓冲,最大限度地对以较大速度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脚踏板进行缓冲保护,减小脚踏板的损坏程度,减小电动踏板的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踏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使用的电动踏板机构。
背景技术
可收放的电动踏板是为方便司乘人员上下车的电动机构,这种结构安装在车体底盘上或车体裙边上。它可根据司乘人员开门或关门伸出或收回。当其伸出时,可降低司乘人员上下车时踏步的距离以方便司乘人员。当其收回时,收纳于车辆底盘下或裙边处而不影响车辆最小离地间距和车辆外观。随着SUV的热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安装电动脚踏板。
由于电动踏板自身的结构特点,有时在车辆关门后,电动踏板可能因传感器失灵而无法完成向车辆底盘下或裙边处的自动回收。当没有回收踏板的车辆侧面正向或倒车通过两侧具有障碍物且宽度较窄的地方时,没有回收的踏板的前段或后端就很可能因与障碍物发生碰撞而变形损坏,从而增加车辆维护的成本。
针对上述传统的电动踏板遭到碰撞而发生变形损坏的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对电动踏板受到的碰撞进行缓冲且能报警提醒驾驶员的电动踏板。
本发明设计一种汽车使用的电动踏板机构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使用的电动踏板机构,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汽车使用的电动踏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脚踏板、收放机构,其中脚踏板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用来固定于车体的收放机构,收放机构对脚踏板板端受到的撞击具有报警和缓冲作用。
上述收放机构包括电驱四连杆结构、套筒、支撑块、限位销、滑杆、弹簧A、n型座、梯形限位块、固定座、传递杆、伸缩杆B、撞击块、弹簧B、滑块A,其中电驱四连杆结构中的安装座顶部安装有套筒,安装在n型座内顶面中心处的滑杆旋转且竖直滑动于套筒中,滑杆上嵌套有对其复位的弹簧A,n型座固装于车体底盘上;套筒和滑杆上具有限制两者相对滑动幅度的结构;对称安装在套筒外侧的两个支撑块的下表面沿套筒径向方向均滑动有限位销,每个支撑块上都具有对相应限位销复位的结构;两个等腰梯形限位块对称安装在n型座的左、右两个支撑的下端内壁上;两个梯形限位块上均具有与同侧绕套筒中心轴线发生摆动的限位销配合且瞬间引起滑杆与套筒之间撞击报警的结构。
安装在脚踏板中的固定座内沿脚踏板长度方向滑动有与电驱四连杆结构中连板C铰接的滑块A;滑块A两端对称分布有两个对其复位的弹簧B;与滑块A传动连接的传递杆以相反于滑块A的反向滑动于固定座中的梯形槽B内;传递杆两端分别安装有伸缩杆B,伸缩杆B的内部具有连接其外杆和内杆的弹簧C;每个伸缩杆B的末端都竖直滑动有与梯形槽B四壁滑动配合的撞击块,撞击块与梯形槽B斜面配合;梯形槽B两端的底部对称开有两个缓冲槽,两个缓冲槽内均具有对同侧撞击块产生竖直方向缓冲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阳新远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阳新远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37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