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成形件的疲劳性能测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52618.4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9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沙宇;白士刚;南景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8;G01N3/20;G01N3/22;G01N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 地址: | 525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成形 疲劳 性能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成形件的疲劳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使用同一台3D打印件打印同样造型的三十五个3D打印成形件,每七个一组进行标号收纳;步骤二:在温控箱内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将温控箱温度调至0℃,使用压力机对于第一组的第一个3D打印成形件进行破坏应力的性能测试,得到结果数据后记录;步骤三:再将第一组的第二个3D打印成形件放置温控箱内的拉力机中,使用两夹具进行对拉,获得对拉的抗拉强度数据,再变换夹具之间的角度和打印件的夹持位置,记录多角度的抗拉强度数据。本发明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全面,方便于后期3D打印成形件投入使用时便于使用者作为参考来选择性应用,辅助性意义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3D打印成形件的疲劳性能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3D打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但是,现有的3D打印产品的疲劳测试方式比较简单,产品所获得的的参数也不够详细;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3D打印成形件的疲劳性能测试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成形件的疲劳性能测试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3D打印产品的疲劳测试方式比较简单,产品所获得的的参数也不够详细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成形件的疲劳性能测试方法,包括:
温度环境,确定不同的温度环境,单一温度环境下对于同一规格的3D打印件进行力学性能的测试;
确认破坏应力,确认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同一规格的3D打印件的破坏应力值;
多方向的抗拉强度,不仅针对单一方向的抗拉性能进行测试,而是多方向的抗拉性能测试;
产品抗弯强度,针对板型3D打印件进行多幅度规格的弯曲试验;
抗压强度,在极限外力的施加情况下得到极限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剪断产品特征部位测试剪切力强度;
抗扭强度,夹持产品两端,两端反向扭转产品,得到产品扭断时的应力数据;
持久性强度测试,在给定的温度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获得3D打印产品发生断裂时的应力数据。
优选的,所述温度环境选用-20℃、0℃、20℃、40℃、80℃和140℃。
优选的,所述多方向的抗拉强度所采用的形式为对拉和双夹具之间夹角60°、90°和120°的拉动。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同一台3D打印件打印同样造型的三十五个3D打印成形件,每七个一组进行标号收纳;
步骤二:在温控箱内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将温控箱温度调至0℃,使用压力机对于第一组的第一个3D打印成形件进行破坏应力的性能测试,得到结果数据后记录;
步骤三:再将第一组的第二个3D打印成形件放置温控箱内的拉力机中,使用两夹具进行对拉,获得对拉的抗拉强度数据,再变换夹具之间的角度和打印件的夹持位置,记录多角度的抗拉强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26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养老服务质量控制方法、系统及验证终端
- 下一篇:直热式热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