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质黑孢孔菌纯培养菌丝体及其在人工驯化栽培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1792.7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8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安;张金秀;赵立强;史玲玉;徐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40 | 分类号: | A01G18/40;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05002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质 黑孢孔菌纯 培养 菌丝体 及其 人工 驯化 栽培 中的 应用 | ||
1.一种肉质黑孢孔菌纯培养菌丝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肉质黑孢孔菌纯培养菌丝体的应用在人工驯化栽培中的步骤为:作为人工驯化栽培肉质黑孢孔菌的菌种并进行扩繁;扩繁菌种用于人工驯化栽培肉质黑孢孔菌栽培种的制作;栽培菌种用于肉质黑孢孔菌人工驯化栽培过程并获得子实体;
所述作为人工驯化栽培肉质黑孢孔菌的菌种并进行扩繁,方法如下:
从保藏试管斜面培养基上挑取规格为2×2mm大小的肉质黑孢孔菌菌丝体块,接种于PDA培养基平板上,在20~25℃条件下,培养15~20d,使用直径为0.7cm的圆形打孔器沿菌丝体菌落边缘打孔取菌片,将圆形菌片接种于玉米粉培养基平板上继代扩繁,在20~25℃、避光培养条件下,15~20d后获得长满菌丝体的平板扩繁菌种;
所述肉质黑孢孔菌的菌种,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5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肉质黑孢孔菌纯培养菌丝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繁菌种用于人工驯化栽培肉质黑孢孔菌栽培种的制作,方法如下:
从长满菌丝体的扩繁菌种平板上挑取直径1.5~2cm菌丝体块3~5块,接种于经灭菌处理的小米粒培养基中,在28~31℃温度条件下避光培养,30~40d后获得长满菌丝体的栽培菌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肉质黑孢孔菌纯培养菌丝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菌种用于肉质黑孢孔菌人工驯化栽培过程并获得子实体,方法如下:
(1)播种与发菌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小米粒栽培种均匀散播在装有灭菌处理的玉米芯培养料的塑料袋表面,接种量为培养料重量的10%~15%,接种结束,系紧菌袋,在20~25℃发菌室中进行避光培养,20~25d后获得长满菌丝体的栽培菌袋;
(2)出菇培养
将栽培菌袋转入出菇棚后,打开袋口,通过地面洒水、空间喷雾增加菇棚空气相对湿度到85%~90%,增加通风换气,增加散射光照,加大昼夜温差刺激,菇棚温度保持在25~33℃,10~15d后在塑料袋料面看到原基形成;原基形成后,继续保持相同湿度,减少昼夜温差刺激,恒温25~26℃,同时,加强散射光照和通风换气管理,原基逐渐长大成子实体;当菌棒发软时,进行子实体的采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肉质黑孢孔菌纯培养菌丝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粉培养配方组成为:玉米粉20g/L、葡萄糖20g/L、蛋白胨2.5g/L、磷酸二氢钾3g/L、无水硫酸镁1.5g/L、琼脂粉20g/L、水1L、pH 5~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肉质黑孢孔菌纯培养菌丝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米粒培养基配方组成为:小米粒96%~98%、葡萄糖1%~2%、石膏1%~2%,含水量60%~6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肉质黑孢孔菌纯培养菌丝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芯培养料配方为:玉米芯78%、麸皮20%、石膏1%、糖1%、含水量60~65%、pH自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师范大学,未经河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17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