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土地基液压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9710.5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7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钱绍锦;郑楠;李敏;胡锡鹏;赵敬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E02D5/58;E02D5/72;E02D5/52;E02D7/06;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卞静静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地 液压 锤击式 预应力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液压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法,其包括:确定桩位点;选择液压打桩机,确定打桩顺序;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一端焊接桩尖,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桩身本体上沿母线设置有凸棱部,所述凸棱部内预埋有注浆主管,所述注浆主管外壁垂直连接有多对与注浆主管连通的注浆支管;将装有桩尖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起吊至桩位点开始液压锤击沉桩;当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上端距地面0.7~1m高时,停止打桩并进行接桩;将装有桩尖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沉至设计标高或者设计贯入度;对注浆主管灌浆。本发明施工周期短,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土地基液压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软土地基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质。软土地基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高压缩性、抗剪强度低、透水性低、触变性、流动性和不均匀性,因此,软土地基给建筑施工带来极大危害,针对软土地基,现有的桩基施工方法常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这种施工方法虽然可靠,但施工效率较低,尤其是在浇筑混凝土后需要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使混凝土桩基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故近年来也逐渐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沉桩工艺,沉桩方法一般有静压法和锤击法,静压法对施工现场的地质要求较为严格,而静压桩机体积、重量较大,施工时容易发生陷机现象,所以锤击法使用更加普遍,然而现有的锤击法沉桩,管桩侧面形状规则,与地基的摩擦阻力小,造成桩基的设计标高较深,施工周期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土地基液压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法,施工周期短,效率较高。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基液压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法,其包括:
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的桩位和控制点的关系,使用全站仪在控制点对桩位进行准确放样确定桩位点,在桩位点插入钢筋作为标记,以方便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中;
步骤二、选择液压打桩机,确定打桩顺序;
步骤三、使液压打桩机进入打桩施工区,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一端端板焊接上桩尖;
其中,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桩身本体上沿母线设置有凸棱部,所述凸棱部在所述桩身本体截面上的轮廓为等腰梯形,所述凸棱部内预埋有注浆主管,所述注浆主管平行于桩身本体的轴线设置,所述注浆主管外壁垂直连接有多对与注浆主管连通的注浆支管,多对注浆支管沿注浆主管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每对注浆支管分别延伸至所述凸棱部的两腰面,所述凸棱部设置有四个,四个凸棱部在所述桩身本体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端板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截面轮廓相同,所述端板上开设有与每一注浆主管分别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直径与所述注浆主管外径相同以适应所述注浆主管,所述桩尖包括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截面轮廓相同的连接板和垂直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一侧板面上的十字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板面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一端端板焊接;
步骤四、使用液压打桩机起重设备采用单点吊装的方式将装有桩尖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起吊至桩位点,起吊过程中使用拉绳辅助控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状态,保证其垂直就位,同时保证桩尖的十字板中心与插入桩位点的钢筋正对,拔出桩位点的钢筋,再使用液压打桩机将装有桩尖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入桩位点,打桩时采用重锤低击的击打方式,打桩过程中,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垂直度偏差在1‰以上,则停机校正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垂直度;
步骤五、当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上端距地面0.7~1m高时,停止打桩并进行接桩,使用液压打桩机将另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起吊至桩位点,将另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下端端板与已打入地面的前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上端端板连接,保证另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与前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轴线重合,同时保证另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的注浆主管与前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的注浆主管分别一一对齐且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97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