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抗电磁脉冲干扰能力的BGA芯片封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49015.9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3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妤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3/552 | 分类号: | H01L23/552;H01L23/49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李园园 |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电磁 脉冲 干扰 能力 bga 芯片 封装 结构 | ||
1.一种具有高抗电磁脉冲干扰能力的BGA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裸芯片(100)和封装件(200),其中,
所述裸芯片(100)包括裸芯片主体(101),所述裸芯片主体(101)上设置有屏蔽结构(102)以及若干第一引脚(103),若干所述第一引脚(103)均与所述屏蔽结构(102)连接;
所述封装件(200)包括基板(201)、第一焊盘(202)以及若干第一焊球(203),所述第一焊盘(202)设置在所述基板(201)上,所述裸芯片主体(101)安装在所述基板(201)上,若干所述第一焊球(203)设置在所述基板(201)的底部,且通过贯通所述基板(201)的若干通孔(204)与所述第一焊盘(202)形成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引脚(103)通过第一键合线(300)与所述第一焊盘(202)连接,所述第一引脚(103)作为所述屏蔽结构(102)的引脚,所述第一焊盘(202)作为屏蔽用焊盘,通过所述第一键合线(300)连接所述第一引脚(103)和所述第一焊盘(202),在所述裸芯片主体(101)的表面形成了包裹所述裸芯片主体(101)的屏蔽壳;
所述屏蔽结构(102)利用所述裸芯片主体(101)的顶层金属加工制作而成;
所述屏蔽结构(10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需屏蔽电磁波在所述裸芯片主体(101)顶层材料中的趋肤深度;所述屏蔽结构(102)为金属网状结构,所述金属网状结构的网格尺寸小于或等于需屏蔽电磁波波长的1/10,网线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引脚(103)的宽度;
相邻所述第一引脚(103)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需屏蔽电磁波波长的1/10;所述第一引脚(103)的键合点与所述第一焊盘(202)的键合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需屏蔽电磁波波长的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抗电磁脉冲干扰能力的BGA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裸芯片(100)包括若干第二引脚(104),所述第二引脚(104)和所述第一引脚(103)间隔设置在所述裸芯片主体(1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高抗电磁脉冲干扰能力的BGA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件(200)包括第二焊盘(205)以及若干第二焊球(206),其中,
所述第二焊盘(205)设置在所述基板(201)上,且通过第二键合线(400)与所述第二引脚(104)连接;
若干所述第二焊球(206)设置在所述基板(201)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二焊盘(205)形成电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高抗电磁脉冲干扰能力的BGA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件(200)还包括封装外壳(207),所述封装外壳(207)用于对所述裸芯片(100)进行密封保护,所述基板(201)的下表面位于所述封装外壳(207)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抗电磁脉冲干扰能力的BGA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焊球(203)呈阵列式分布在所述基板(201)的底部,与所述裸芯片主体(101)的安装位置相对应,且若干所述第一焊球(203)在所述基板(201)底部所占面积不超过所述裸芯片主体(101)底面积的1.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抗电磁脉冲干扰能力的BGA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球(203)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需屏蔽电磁波波长的1/10,相邻所述第一焊球(203)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需屏蔽电磁波波长的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90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装置
- 下一篇:超声科耦合剂涂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