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入瓣膜输送系统的超润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8698.6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6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兵;高帅;雷洋;武迪蒙;杨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9/08 | 分类号: | A61L29/08;A61L29/14;A61L2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1006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入 瓣膜 输送 系统 润滑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入瓣膜输送系统的超润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超润滑涂层,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不饱和低聚物2.5~16.8份、活性稀释剂2~8份、紫外光引发剂1~4.5份、有机硅增粘剂1~3份、流平剂0.3~2.4份、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0.2~2.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10份和溶剂50~89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超润滑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超润滑涂层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以在低表面能、难粘附的聚丙烯或聚乙烯材质的扩张导管表面有良好的附着,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导管和鞘管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有效保证输送系统使用过程中的顺滑操作,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入瓣膜输送系统的超润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介入瓣膜系统对于瓣膜疾病患者的应用逐年推广。介入瓣膜系统包括输送系统、瓣架、瓣叶等主要功能部件。目前市场上,国内外介入瓣膜系统输送系统主要由扩张导管和鞘管组成,其中扩张导管由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材料制备而成。临床使用中,扩张导管和鞘管之间存在较大摩擦力,可能导致出现操作不顺畅、延长手术时间等问题,加大了患者的手术风险。
通过在扩张导管表面附着润滑涂层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导管表面具有润滑性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一是在导管的表面涂覆石蜡油或络合碘;二是在导管的表面形成超润滑涂层。其中在导管表面形成超润滑涂层是较优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介入瓣膜输送系统扩张导管材料是低表面能的PP或PE,很难在其表面形成牢固的超润滑涂层,且所得涂层生物相容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入瓣膜输送系统的超润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超润滑涂层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以在低表面能、难粘附的聚丙烯或聚乙烯材质的扩张导管表面有良好的附着,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导管和鞘管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有效保证输送系统使用过程中的顺滑操作,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介入瓣膜输送系统的超润滑涂层,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不饱和低聚物2.5~16.8份、活性稀释剂2~8份、紫外光引发剂1~4.5份、有机硅增粘剂1~3份、流平剂0.3~2.4份、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0.2~2.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10份和溶剂50~89份。
进一步,介入瓣膜输送系统的超润滑涂层,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不饱和低聚物12份、活性稀释剂2份、紫外光引发剂4份、有机硅增粘剂2.5份、流平剂1份、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1.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0份和溶剂60份。
进一步,不饱和低聚物为单官能度或多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酯丙烯酸树脂、聚醚丙烯酸树脂、丙烯酸酯化的丙烯酸酯树脂和乙烯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活性稀释剂为单官能度或多官能度的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酯类、乙烯基类、乙烯基醚类或环氧类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紫外光引发剂为苯偶姻/酰及其衍生物、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硫杂蒽酮及其衍生物、蒽醌及其衍生物、苯乙酮衍生物、α-羟基/氨基酮衍生物、苯甲酰甲酸酯类、酰基膦氧化物、芳基重氮盐、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硫鎓盐、方茂铁盐、大分子二苯甲酮、大分子硫杂蒽酮、大分子氨基苯乙酮、大分子α-羟基酮、大分子苯甲酰甲酸酯、大分子肟酮酯、大分子酰基膦化氧和大分子胺烷基酮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有机硅增粘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室温下将乙烯基羟基硅油和硅烷偶联剂混匀,滴加0.05~1wt%的钛酸酯化合物,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升温至60~120℃反应1~5h,然后降温至60~90℃减压蒸馏1~5h,再在真空中降至室温,得有机硅增粘剂。
进一步,乙烯基羟基硅油中乙烯基含量为1~20wt%,羟基含量为1~20wt%;且乙烯基羟基硅油中羟基和硅烷偶联剂摩尔比为1~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86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