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入瓣膜输送系统的超润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8698.6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6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兵;高帅;雷洋;武迪蒙;杨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9/08 | 分类号: | A61L29/08;A61L29/14;A61L2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1006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入 瓣膜 输送 系统 润滑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介入瓣膜输送系统的超润滑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不饱和低聚物2.5~16.8份、活性稀释剂2~8份、紫外光引发剂1~4.5份、有机硅增粘剂1~3份、流平剂0.3~2.4份、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0.2~2.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10份和溶剂50~89份;
所述有机硅增粘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室温下将乙烯基羟基硅油和硅烷偶联剂混匀,滴加0.05~1wt%的钛酸酯化合物,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升温至60~120℃反应1~5h,然后降温至60~90℃减压蒸馏1~5h,再在真空中降至室温,得有机硅增粘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瓣膜输送系统的超润滑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不饱和低聚物12份、活性稀释剂2份、紫外光引发剂4份、有机硅增粘剂2.5份、流平剂1份、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1.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0份和溶剂6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入瓣膜输送系统的超润滑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低聚物为单官能度或多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酯丙烯酸树脂、聚醚丙烯酸树脂、丙烯酸酯化的丙烯酸酯树脂和乙烯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入瓣膜输送系统的超润滑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为单官能度或多官能度的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酯类、乙烯基类或环氧类中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入瓣膜输送系统的超润滑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引发剂为苯偶姻/酰及其衍生物、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硫杂蒽酮及其衍生物、蒽醌及其衍生物、苯乙酮衍生物、α-羟基/氨基酮衍生物、苯甲酰甲酸酯类、酰基膦氧化物、芳基重氮盐、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硫鎓盐、方茂铁盐、大分子二苯甲酮、大分子硫杂蒽酮、大分子氨基苯乙酮、大分子α-羟基酮、大分子苯甲酰甲酸酯、大分子肟酮酯、大分子酰基膦化氧和大分子胺烷基酮中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瓣膜输送系统的超润滑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羟基硅油中乙烯基含量为1~20wt%,羟基含量为1~20wt%;且所述乙烯基羟基硅油中羟基和所述硅烷偶联剂摩尔比为1~10: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瓣膜输送系统的超润滑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三乙氧基硅烷、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至少一种;所述钛酸酯化合物为钛酸四丁酯、钛酸四乙酯、钛酸四异丙酯、钛酸四叔丁酯、二(乙酰丙酮)钛酸二异丙酯、乙酰丙酮络合钛酸异丙酯、乙酰乙酸乙酯络合钛酸异丙酯、乙酰乙酸乙酯络合钛酸丙二醇酯中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入瓣膜输送系统的超润滑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为BYK-378、BYK-3560、TEGO Dispers 710、TEGO Dispers 672或BYK-UV 3500;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烯丙醇、异丁醇、正丁醇和乙二醇甲醚中至少一种。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介入瓣膜输送系统的超润滑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室温下,将所有原料搅拌均匀,然后涂覆在扩张导管上,在10~30mW/cm2的紫外光强度下固化0.25~30min,得介入瓣膜输送系统的超润滑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869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