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测试铜厚的电路板及其铜厚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7503.6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4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範义;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健鼎(湖北)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6 | 分类号: | G01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文录 |
地址: | 43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测试 电路板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测试铜厚的电路板及其铜厚测试方法,涉及电路板质量检测领域。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电路板本体上活动设置有测试板;测试板包括若干由上至下依次排布的线路层、以及贯穿所有线路层的若干导通孔;线路层的数量、以及每层线路层的铜厚,均与电路板相同;导通孔的数量为线路层的2倍;每层线路层上均设置有长度相等的测试导线,每根测试导线的2端各与一个唯一的导通孔电性连接。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电路板的铜厚测量速度和测量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质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测试铜厚的电路板及其铜厚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著电子资讯产业的持续升级,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对PCB(printed 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在信号传输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PCB各项验收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路板上包括多层线路层,每层线路层上均设置有用于导电的“铜箔”,电路板进行信号传输时过程中,每层“铜箔”的铜厚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著信号的衰减),因此越来越多的用户对电路板的铜厚提出了严格要求。
目前测试电路板上每层线路层铜厚的方式为:将电路板通过切片的方式裁切一块,并进行打磨至测量仪器(例如显微镜)能够测量的程度后,通过测量仪器进行人工测量。
上述铜厚测量方式存在的缺陷为:
(1)将电路板进行切片的过程费时费力(需要将整块电路板放置于机台进行切片),这直接大幅度降低了测量速度;
(2)电路板在切片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损伤,再加上人工通过测量仪器肉眼测量会出现误差的因素,降低了测量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高电路板的铜厚测量速度和测量精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便于测试铜厚的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电路板本体上活动设置有测试板;测试板包括若干由上至下依次排布的线路层、以及贯穿所有线路层的若干导通孔;线路层的数量、以及每层线路层的铜厚,均与电路板相同;导通孔的数量为线路层的2倍;每层线路层上均设置有长度相等的测试导线,每根测试导线的2端各与一个唯一的导通孔电性连接;
进行厚度测量时,将每个导通孔与电阻测试仪上的对应端子电性连接;以此将每层线路层上的测试导线、以及连接该测试导线的2个导通孔形成测试回路,测量每条测试回路的电阻,根据电阻确定每层线路层的铜厚是否符合标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电路板还包括在任意一层线路层上设置的若干实心焊盘,每个焊盘与一个设置于同层的导通孔一一对应、且电性连接;在此基础上,进行厚度测量时,将每个焊盘与电阻测试仪上的对应端子电性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焊盘位于最上层或最下层的线路层,所有焊盘呈直线排布,所有导通孔与对应的焊盘邻近设置,所有导通孔的排布方式与焊盘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测试导线基本呈U字型,且每根测试导线与距离最选的2个唯一导通孔连接,最上层的测试导线连接的2个导通孔的距离最选。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线路层的数量为8层:第一线路层、第二线路层、第三线路层、第四线路层、第五线路层、第六线路层、第七线路层和第八线路层;所述焊盘和导通孔的数量为16个,16个导通孔的标号依次为:A、B、C、D、E、F、G、H、H’、G’、F’、E’、D’、C’、B’和A’;
第一线路层上的测试导线与导通孔A和导通孔A’连接;
第二线路层上的测试导线与导通孔B和导通孔B’连接;
第三线路层上的测试导线与导通孔C和导通孔C’连接;
第四线路层上的测试导线与导通孔D和导通孔D’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健鼎(湖北)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健鼎(湖北)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7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