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短线法箱梁节段预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546233.7 申请日: 2020-06-16
公开(公告)号: CN111660422B 公开(公告)日: 2021-08-20
发明(设计)人: 吴继峰;杜战军;王彦坤;王鑫;王德锋;刘同星;吴少亮;佘宏伟;乔秋婷;赵迪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8B15/00 分类号: B28B15/00;B28B23/02
代理公司: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代理人: 王霞
地址: 450046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bim 短线 法箱梁节段 预制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BIM的短线法箱梁节段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根据具体项目要求,利用Bentley建模平台搭建箱梁整体和箱梁节段的BIM设计模型,对于所述BIM设计模型的每个模型单元,赋予相应模型单元准确的属性信息,使BIM设计模型达到自动出图和指导箱梁节段预制和拼接施工的精度要求;

步骤2,将搭建完成的BIM设计模型,对预制厂的布局进行BIM模型仿真模拟,规划钢筋加工区、梁段预制区、混凝土拌合站和临时存梁区的布置位置,并规划出运输路线,以减少二次转运成本,提高所述预制场各项配套设施的一次建设成功率;

步骤3,短线法箱梁节段预制钢筋笼的制作在所述钢筋加工区的胎模上进行;所述钢筋笼制作过程中,使用三维扫描测量仪器实时采集钢筋笼的几何尺寸值,形成实际钢筋笼的BIM现实模型,与预先导入的BIM设计模型中钢筋笼的几何尺寸、间距控制参数进行比对,若出现偏差,定位偏差位置并及时给出纠偏措施;

步骤4,短线法箱梁节段预制时,其中一个端模固定不动,底模通过读取初始箱梁节段BIM设计模型或上一箱梁节段BIM现实模型的空间坐标信息用底模台车进行调整固定;外侧模通过读取BIM设计模型中初始箱梁节段或上一箱梁节段空间坐标信息,用支架螺旋撑杆进行调整固定;浮动端模在制作初始箱梁节段时按初始箱梁节段BIM设计模型中的几何信息进行定制,后续箱梁节段的预制以制作完成的上一箱梁节段BIM现实模型的几何信息为浮动端模;内模通过初始箱梁节段BIM设计模型的几何信息或上一箱梁节段BIM现实模型几何信息,采用液压系统及卷扬机进行牵引、支护、调整和固定;

步骤5,箱梁节段预制过程中,根据环境温度、湿度、材料颗粒级配、外加剂使用情况和混凝土表层下沉速度及是否出现气泡,结合混凝土振实情况,通过浇筑和振捣设备进行动态控制和调整,以防过振;利用万能试验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设备测得的数据传递到BIM设计模型中,该数据与BIM设计模型内容的设计值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目前状况下需要进行养护的温度、湿度和时间,并通过控制系统对喷淋养护设备进行动态控制和调整;

步骤6,在现浇箱梁节段混凝土凝固前,安装用于平面精度控制和标高精度控制的平面控制和标高控制点,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利用三维扫描测量仪器采集上述各个控制点的三维坐标数据,形成当前箱梁节段BIM现实模型和控制点实测值,然后与该箱梁节段BIM设计模型的控制点参数进行精度分析,计算该箱梁节段的预制误差,并计算下一箱梁节段的标高、轴线、距离预制模板的调整参数,

所述平面控制点为2个,所述标高控制点为4个;所述三维扫描测量仪器中的三维坐标系以固定端模顶面、内侧平台与底模台车所在竖直面的交点为原点O,以所述底模台车轴线为X轴,以固定端模内侧平面上与X轴垂直的水平方向为Y轴、竖直方向为Z轴;2个平面控制点位于X轴上,与箱梁节段边缘留有等于或大于20cm的距离,4个标高控制点位于箱梁节点的四角位置,并与每侧边缘留有等于或大于20cm的距离;

步骤7,以预制完成的上一箱梁节段为浮动端模,根据步骤6中BIM现实模型与BIM设计模型对比分析所得本箱梁节段的预制参数,综合考虑整体桥梁的设计线形、预拱度、徐变、自重因素,得出本箱梁节段的线形补偿值,并据此按步骤3中对所述底模、钢筋笼、内模和浮动端模进行动态调整,以满足设计线形要求;

步骤8,依次重复步骤3-步骤7,直至完成所有箱梁节段的预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的短线法箱梁节段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模型单元的属性信息包含几何信息、材料信息、控制点设计信息和施工参考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的短线法箱梁节段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制作钢筋笼所需钢材应结合万能试验机进行必要的力学性能检验,包括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在钢筋笼偏差控制过程中,若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形成的BIM现实模型与BIM设计模型进行钢筋的施工成果比较,检测偏差情况,得出该偏差不可修正的分析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的短线法箱梁节段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上一箱梁节段的所述BIM现实模型通过步骤6获取,上一箱梁节段的BIM现实模型的几何信息中的线性补偿值通过步骤7获取,所述底模、外侧模、内模和浮动端模在调整固定的过程中,结合三维扫描测量仪器进行调整前放样,调整后校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62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