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观光火车衔接式转向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5564.9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7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作彬;张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博瑞特旅游观光火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30 | 分类号: | B61F5/30;B61C9/46;B61F5/16;B61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观光 火车 衔接 转向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轨道观光火车衔接式转向架,包括转向架体、轮对总成、轴箱、电机减速机和制动组件,所述轮对总成连接所述轴箱,所述轴箱通过弹簧与所述转向架体连接,所述电机减速机与所述轮对总成连接,所述电机减速机通过吊杆与所述转向架体连接,所述制动组件位于所述转向架体上,并与所述轮对总成连接,所述转向架体上设有芯盘总成和旁承总成,所述芯盘总成为三层结构,与两个列车单元连接。本发明采用衔接式转向架,连接两个列车单元,在保证承载能力、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及曲线导向功能外,可大幅降低转向架的配置数量;将芯盘总成设计成三层结构,使其可以连接两个列车单元,芯盘总成内部采用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减小了摩擦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观光火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观光火车衔接式转向架。
背景技术
转向架是轨道火车、小火车游乐设施的一个起到列车单元支承的载体、动力牵引力传递及减震、制动系统的综合性的重要部件。转向架主要作用为承载车头、煤水车或乘客车厢,提供动力牵引轨道火车行驶及制动力,同时在轨道线路曲线段行驶的导向等等。通常的列车单元的转向架设置为一个单元配置两个转向架,提供列车行驶需要动力、制动力传递及曲线段导向。轨道观光火车使用的转向架数量多,导致设备制造和使用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轨道观光火车衔接式转向架,用于两个列车单元之间,减少了轨道火车的转向架的使用数量,降低了设备制造和使用维护成本。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观光火车衔接式转向架,包括转向架体、轮对总成、轴箱、电机减速机和制动组件,所述轮对总成连接所述轴箱,所述轴箱通过弹簧与所述转向架体连接,所述电机减速机与所述轮对总成连接,所述电机减速机通过吊杆与所述转向架体连接,所述制动组件位于所述转向架体上,并与所述轮对总成连接,所述转向架体上设有芯盘总成和旁承总成,所述芯盘总成为三层结构,与两个列车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本转向架设置于两个所述列车单元之间,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列车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芯盘总成包括芯盘上座、中间芯盘、芯盘下座和销轴,所述销轴贯穿所述芯盘上座、中间芯盘和芯盘下座,所述芯盘上座、中间芯盘分别连接一个所述列车单元,所述芯盘下座固定于所述转向架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芯盘上座与中间芯盘间、中间芯盘与芯盘下座间分别设有推力调心滚子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芯盘总成前后各设置有两个所述旁承总成。
作为优选,所述旁承总成包括轴承和轴承座,所述轴承位于所述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固定于所述转向架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轮对总成和电机减速机均为两组,所述轮对总成两侧分别与一个所述轴箱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列车单元为车头或车厢。
工作原理:列车单元分别组装在衔接式转向架中间芯盘和芯盘上座上,通过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和前后端旁承总成将载荷传递至转向架体,再经弹簧、轴箱、轮对总成将载荷通过车轮传递在火车路基的轨道上。行驶时,可通过电机减速机将动力传递给每个轮对总成,各转向架运转驱动列车前行或后行。在列车经转弯线路时,各转向架随线路轨道导向运行,列车单元分别在中间芯盘和芯盘上座相对转向架芯盘中心线旋转,同时两端旁承总成分别与列车单元旋转导向且支承,使列车安全顺畅通过线路弯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衔接式转向架,连接两个列车单元,在保证承载能力、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及曲线导向功能外,大幅降低转向架的配置数量,降低设备制造和使用维护成本;
2.本发明将芯盘总成设计成三层结构,使其可以连接两个列车单元,芯盘总成内部采用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减小了芯盘上座与中间芯盘间、中间芯盘与芯盘下座间的摩擦力,保证列车安全顺畅通过线路弯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博瑞特旅游观光火车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博瑞特旅游观光火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55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