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后悬减振器支柱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4309.2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4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周程;鲁金贺;马宁;张泽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李旦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减振器 支柱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后悬减振器支柱结构,包括后纵梁中段本体总成,所述后纵梁中段本体总成的一侧贯穿焊接有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所述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的一端固定焊接有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加强板,所述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加强板的一端固定焊接在后纵梁中段本体总成上,所述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的一端通过紧固螺母固定安装有后减震器总成。本发明通过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替换原有设计的后悬减震器支架管,且减少了螺栓的使用,这种改进将原有两个零件合并成一个零件,降低安装难度,消除异响风险,降低了成本;通过这种改进,加大了轮胎与零件之间的间距,扩大空间,不仅安装固定方便,且规避了刮蹭轮胎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后悬减振器支柱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后悬减振器安装支架过多,不易固定,同时采用多支架一根管路的管路结构,不便于安装,安装空间大,容易装配错误;且过多的支架与周边部件易干涉,不利于整车的布置。
原零件设计缺点:零件较多,装配过程需同时使用两副工具进行;零件多余部分在行车过程中会与轮胎干涉;标准件与套管之间有异响风险。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新型后悬减振器支柱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后悬减振器支柱结构,通过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替换原有设计的后悬减震器支架管,且减少了螺栓的使用,这种改进将原有两个零件合并成一个零件,降低安装难度,消除异响风险,降低了成本;通过这种改进,加大了轮胎与零件之间的间距,扩大空间,不仅安装固定方便,且规避了擦碰轮胎的风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后悬减振器支柱结构,包括后纵梁中段本体总成,所述后纵梁中段本体总成的一侧贯穿焊接有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所述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的一端固定焊接有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加强板,所述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加强板的一端固定焊接在后纵梁中段本体总成上,所述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的一端通过紧固螺母固定安装有后减震器总成。
优选的,所述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的一端贯穿于后地板左纵梁本体中段。
优选的,所述后纵梁中段本体总成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后地板面板总成。
优选的,所述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的一端设置为与紧固螺母配合的螺纹部。
优选的,所述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池包支架装配面。
优选的,所述后纵梁中段本体总成的截面设置为U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替换原有设计的后悬减震器支架管,且减少了螺栓的使用,这种改进将原有两个零件合并成一个零件,降低安装难度,消除异响风险,降低了成本;
2、通过这种改进,加大了轮胎与零件之间的间距,扩大空间,不仅安装固定方便,且规避了刮蹭轮胎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后悬减振器支柱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原支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后悬减振器支柱结构的等轴侧视图。
图中:1、后纵梁中段本体总成;2、后地板面板总成;3、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加强板;4、后减震器总成;5、紧固螺母;6、轮胎;7、后悬减震器支架管;8、六角法兰面螺栓;9、电池包安装支架;10、电池包支架装配面;11、后悬减震器安装支柱;12、后地板左纵梁本体中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汉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43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