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电源转换与分配单元集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2902.3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7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费琛;倪绍勇;宋开通;王恒;赵欢欢;黄芳芳;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22 | 分类号: | B60L53/2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电源 转换 分配 单元 集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电源转换与分配单元集成装置,所述的车载电源包括车载充电器、DC/DC变换器和PDU模块;所述的车载充电器、DC/DC变换器和PDU模块的电路均设置在车载电源转换与分配单元集成装置内,形成电源电路模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车载充电器、DC/DC变换器和高压接线盒总成进行集成化设计,共用功率电路、壳体等,满足整车电源转换与分配需求,实现体积减小、功率密度大、可靠性较高、整车布置空间优化等目的;与整车其他关联零部件有效、紧密连接,极大的优化线束分布,缩减整车布置空间需求,节省转接插件和减少线缆损耗、简化生产、装配工序,提高产品合格率;成本降低、安全有效、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电源转换与分配单元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至今,在整车功能配置增加、电源功率需求提升的同时,带来了是零部件体积增大、连接线束错综复杂、成本增加、布置困难等问题,因此,零部件集成化设计越来越受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青睐和重视,国内外大多数主机厂和供应商已经逐渐开始研发集成化的车载供电单元。
但是,到目前为止,所有现行的车载供电单元的集成化技术方案还很不成熟,难以适应更加节能、续航能力更加持久、消费者的用车体验进一步提升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电源转换与分配单元集成装置,其目的是缩小电动汽车零部件的整车布置空间,降低零部件自身重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车载电源转换与分配单元集成装置,所述的车载电源包括车载充电器、DC/DC变换器和PDU模块;所述的车载充电器、DC/DC变换器和PDU模块的电路均设置在车载电源转换与分配单元集成装置内,形成电源电路模块。
所述的电源电路模块包括:集成电路模块、AC侧交流输入电气接口、ZC输入/输出电气接口、BAT输入/输出电气接口、A/C电气接口、PTC-1电气接口、PTC-2电气接口、MCU输出电气接口和低压信号电气接口
所述的AC侧交流输入电气接口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的集成电路模块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到电源电路模块的壳体上。
所述的ZC输入/输出电气接口的一端连接到上述集成PDU模块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到电源电路模块的壳体上。
所述的BAT输入/输出电气接口的一端连接到上述PDU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到电池包的壳体上。
所述的A/C电气接口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的PDU模块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到空调控制器的输出端。
所述的PTC-1电气接口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的PDU模块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到1挡PTC加热器的输出端。
所述的PTC-2电气接口的一端连接到上述PDU模块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到2挡PTC加热器的输出端。
所述的MCU电气接口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的PDU模块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到电机控制器的输入端。
所述的低压信号电气接口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的集成电路模块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到总成模块的壳体上。
所述的集成电路模块包括PFC电路、LLC电路、控制电路。
所述的控制电路通过CAN通信与整车关联部件进行实时交互通信;所述的整车关联部件包括VCU、BMS、T-Box和网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29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