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印油墨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1575.X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3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喻四海;高峻;童建宇;刘宇;施法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02 | 分类号: | B41M1/02;B41M1/10;B41M1/12;B41M1/26;B41M3/12;B41M5/025;B41M5/42;B41M5/44;B41M7/00;C09D11/102;C09D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油 制备 方法 | ||
1.转印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膜层(1)、转印油墨层(2)和保护膜层(3),所述载体膜层(1)、转印油墨层(2)、保护膜层(3)依次层叠分布,且所述载体膜层(1)、转印油墨层(2)、保护膜层(3)之间粘接固定,所述载体膜层(1)与转印油墨层(2)之间涂覆有离型效果层,所述转印油墨层(2)与保护膜层(3)之间涂覆有微粘效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转印油墨的制备:通过研磨设备将油墨研磨分散,油墨主要由树脂、溶剂、填料、炭黑、以及分散剂、流平剂、消泡剂、抗静电剂组成;
步骤S2、油墨的印制:将研磨好的油墨通过溶剂调整好粘度并加入固化剂,通过凹印、凸印、丝网印刷或者涂布方式印刷在所述载体膜层(1)上,经过烘烤表干后再覆盖所述保护膜层(3);
步骤S3、油墨贴合:通过贴合设备将油墨贴合到承载物上,然后利用真空压膜机或真空脱泡机对贴合好的油墨进行脱泡处理;
步骤S4、油墨转印:将所述载体膜层(1)从油墨上剥离出去,再经过UV和热固化工艺改善油墨结合强度,或者先经过UV和热固化工艺改善油墨结合强度再撕去离型膜,完成转印的工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研磨后的油墨的细度小于5u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印制油墨的厚度为3-30u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研磨设备为球磨、砂磨或者三辊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贴合设备为快压机、塑封机、真空贴合机或传压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贴合温度为30~200℃,压力为1~30Bar。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脱泡温度为20~100℃,压力为1~10Bar。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油墨层(2)为黑色、白色或者彩色,厚度为3~30u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膜层(1)的厚度为18~100um,所述保护膜层(3)的厚度为18~100um,所述转印油墨层(2)与保护膜层(3)之间的离形力为200~2200gf/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15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成型件取放车
- 下一篇:一种重金属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