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线粒体的纳米三苯基膦MoS2 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0712.8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6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启星;任朝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68;A61K49/00;B82Y20/00;B82Y40/00;C08G65/32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小艳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向 线粒体 纳米 苯基 mos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线粒体的纳米三苯基膦MoS2量子点的合成方法。首先,利用长度为零的交联剂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二亚胺盐酸盐将胺修饰的1,2‑二硬脂酰‑sn‑甘油‑3‑磷酸乙醇胺‑n‑[氨基(聚乙二醇)‑2000]和(3‑羧基丙基)三苯基溴化膦通过氨基耦合反应结合在一起,形成DSPE‑PEG‑TPP;然后,DSPE‑PEG‑TPP和二硫化钼量子点在三氯甲烷中混合,DSPE‑PEG‑TPP的疏水端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连接到二硫化钼量子点表面,而(3‑羧基丙基)三苯基溴化膦端向外伸展,从而得到三苯基膦二硫化钼。本发明合成的三苯基膦二硫化钼量子点可以靶向线粒体,为线粒体相关神经系统疾病及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纳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线粒体的纳米三苯基膦MoS2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一旦进入生物体内,纳米材料会遇到非常复杂的生理环境,这一环境善于识别和清除外来物质。例如,在血液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和细胞成分,外来物质遇到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失去本来的效用。另外,纳米材料容易被网状内皮组织吸收,因此,纳米材料想要达到目的位置就必须克服这一阻碍。在减少纳米粒子非特异性的吸收后,靶向系统的加入会帮助纳米材料优先积累在目标位置,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总而言之,就是使设计和合成的纳米材料被除其目标以外的所有环境忽略,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鉴于纳米材料特殊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对其表面进行有目的的改造就成为整个设计的关键步骤。线粒体靶向系统就是通过将线粒体靶向配体修饰到纳米材料或药物表面,帮助其穿过生物体层层障碍到达线粒体,从而发挥作用的一种设计。
线粒体损伤和氧化应激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线粒体缺陷和功能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因此线粒体成为神经系统疾病新药设计的重要靶点之一。当前药物设计的思路是通过靶向线粒体的抗氧化剂或者药物来减少活性氧自由基,抑制细胞死亡,防止衰老和慢性疾病。但目前相关的靶向线粒体的药物合成方法复杂、成本高,药物本身生物兼容性差、生物可利用性低,难以在神经系统中真正发挥药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靶向线粒体纳米材料,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操作性强、方法简单和成本低廉的可穿过血脑屏障、靶向线粒体的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利用氨基耦合及疏水作用来合成靶向线粒体的三苯基膦二硫化钼量子点;采用共聚焦共定位法对纳米材料靶向线粒体的能力进行分析。
一种靶向线粒体的纳米材料三苯基膦二硫化钼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及证明过程,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三苯基膦二硫化钼量子点的合成
利用长度为零的交联剂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二亚胺盐酸盐(N-(3-dimethylaminopropyl)-N′-Ethyl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EDCI)将胺修饰的1,2-二硬脂酰-sn-甘油-3-磷酸乙醇胺-n-[氨基(聚乙二醇)-2000](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N-[Amino(polyethylene glycol)-2000],DSPE-PEG-NH2)和(3-羧基丙基)三苯基溴化膦通过氨基耦合反应结合在一起,形成DSPE-PEG-TPP。DSPE-PEG-TPP和二硫化钼量子点在三氯甲烷中混合,DSPE-PEG-TPP的疏水端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连接到二硫化钼量子点表面,而(3-羧基丙基)三苯基溴化膦端向外伸展,从而得到三苯基膦二硫化钼。
2.三苯基膦修饰的纳米材料靶向线粒体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0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