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及加工炉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38620.6 | 申请日: | 2020-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7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沈红超;孔伟伟;李志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红超 |
| 主分类号: | A23L7/104 | 分类号: | A23L7/104;A23L11/00;A23L27/14;A23L29/256;A21B5/03 |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孔令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加工 方法 | ||
1.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以糙米、高粱、玉米、小米、黄豆按重量百分比2:4:2:1:1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加水浸泡并研磨成颗粒为120目的细粉,在室温下发酵,得到发酵面糊;
S2:按重量百分比计,往步骤S1中制备的发酵面糊中加入0.3%的卡拉胶及0.02%的胡椒粉,调配成煎饼糊;
S3:取适量步骤S2调配好的煎饼糊,加入到加工炉的鏊子(2)上烘烤,并通过刮杆机构(9)均匀的擀摊成薄片状的煎饼,排出多余煎饼糊后,烘烤30s,得到烘烤好的煎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发酵面糊在加入卡拉胶及胡椒粉后,按重量百分比加入2%的植物油饼搅拌调配成煎饼糊。
3.一种加工炉,其特征在于:该加工炉适用于权1或权2食品加工方法,包括加工炉本体(1)及其上方的鏊子(2),所述加工炉本体(1)一侧设置有立柱(5),所述立柱(5)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向鏊子(2)一侧延伸并与安装座(7)连接,所述安装座(7)上设置有电机(8);所述安装座(7)下端设置有用于将煎饼糊擀摊成薄片的刮杆机构(9),所述刮杆机构(9)包括与安装座(7)底面固定连接的安装杆(91),所述安装杆(91)下端固定连接于第四连杆(96)的一端,所述第四连杆(96)沿前后方向布置;所述安装杆(91)外套装有旋转套(92),所述旋转套(92)与传动组件与电机(8)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旋转套(92)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93),所述第一连杆(93)依次通过第二连杆(94)、第三连杆(95)与第四连杆(96)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93)、第二连杆(94)、第三连杆(95)及第四连杆(96)共同构成以第一连杆(93)为驱动杆的“双曲柄机构”;所述第二连杆(94)上靠近第一连杆(93)一端固定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弹性刮板(98);所述第三连杆(95)与第四连杆(96)的铰接点位于所述鏊子(2)的轴线上,所述第一连杆(93)及第三连杆(95)的长度均小于鏊子(2)的半径;所述刮杆机构(9)随第一连杆(93)的旋转时至少存在以下两个工况:工况一:第一连杆(93)旋转至鏊子(2)前部时,弹性刮板(98)伸出至鏊子(2)外侧;工况二:第一连杆(93)旋转至鏊子(2)后部时,弹性刮板(98)缩回至鏊子(2)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工炉,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四连杆(96)的第三连杆(95)上一体成型有第五连杆(97),所述第五连杆(97)的半径等于鏊子(2)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95)及第五连杆(97)迎向煎饼糊一侧均设置有倾斜面(99),所述倾斜面(99)由高到低逐渐向第三连杆(95)及第五连杆(97)的内侧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鏊子(2)前侧面固定设置有与弹性刮板(98)运动轨迹匹配的弧形挡板(3),所述弧形挡板(3)上端高于弹性刮板(98)上端,所述弧形挡板(3)下端面低于鏊子(2)表面,所述弧形挡板(3)竖直布置且其与鏊子(2)之间的间隙构成煎饼糊的落料口(31);所述落料口(31)内设置有导向板(4),所述导向板(4)上端面与鏊子(2)表面齐平且沿鏊子(2)外边缘固定,所述导向板(4)两侧面倾斜向下且与弧形挡板(3)内侧壁固定,所述导向板(4)下端面延伸弧形挡板(3)下端外且与弧形挡板(3)下端之间存在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挡板(3)内侧壁上设置有引导槽(32),所述引导槽(32)两侧为水平布置且其中部为下凹的弧形,所述引导槽(32)两侧的高度及厚度与弹性刮板(98)的高度及厚度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加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95)、第五连杆(97)、弹性刮板(98)及导向板(4)上均涂覆有不沾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红超,未经沈红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86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复合氨基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