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P网络的分组讨论培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5688.9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0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戴志军;张贺;吴思;朱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拔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5/08 | 分类号: | G09B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李健威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ip 网络 分组讨论 培训 系统 | ||
1.一种基于IP网络的分组讨论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讲师端系统、至少一学生端系统和以太网交换机,所述讲师端系统和各个学生端系统分别连接于所述以太网交换机,以通过所述以太网交换机接入IP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该分组讨论培训系统具有授课模式和讨论模式,在授课模式中,所述讲师端系统可将其本地输入的第一媒体信号进行显示,并通过所述以太网交换机将其显示的第一媒体信号传输给所有学生端系统,以在所有学生端系统上同步显示;在讨论模式中,所述学生端系统可将其本地输入的第二媒体信号进行显示,且选定的学生端系统可将其显示的第二媒体信号通过所述以太网交换机传输给所述讲师端系统,以在所述讲师端系统上同步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网络的分组讨论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授课模式中,所述学生端系统禁止将其本地输入的第二媒体信号进行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IP网络的分组讨论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讨论模式中,所述讲师端系统可通过所述以太网交换机将选定的学生端系统上显示的第二媒体信号传输给其他学生端系统,以在其他学生端系统上同步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网络的分组讨论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分组讨论培训系统还具有空屏模式,在空屏模式中,所述讲师端系统和学生端系统均不进行显示或显示预定静态画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网络的分组讨论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讲师端系统包括主IP设备和与所述主IP设备连接的第一显示设备和至少一第一源设备,所述主IP设备连接于所述以太网交换机,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用于显示所述主IP设备接收到的媒体信号,所述第一源设备用于向所述主IP设备本地输出的第一媒体信号;所述学生端系统包括从IP设备和与所述从IP设备连接的第二显示设备和至少一第二源设备,所述从IP设备连接于所述以太网交换机,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用于显示与其连接的从IP设备接收到的媒体信号,所述第二源设备用于向与其连接的从IP设备本地输出的第二媒体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IP网络的分组讨论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授课模式中,所述主IP设备在接收到授课模式的切换指令和选定的第一源设备后,将与选定的第一源设备对应的第一媒体信号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上进行显示,并将显示的第一媒体信号编码为第一IP媒体流,然后将授课模式的切换指令和所述第一IP媒体流通过所述以太网交换机传输给所有从IP设备;所述从IP设备在通过所述以太网交换机接收到授课模式的切换指令和所述第一IP媒体流后,将所述第一IP媒体流解码还原为第一媒体信号,然后将所述第一媒体信号在与其连接的第二显示设备上进行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IP网络的分组讨论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授课模式中,所述从IP设备不将与其连接的第二源设备本地输出的第二媒体信号在与其连接的第二显示设备上进行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所述的基于IP网络的分组讨论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讨论模式中,所述主IP设备在接收到讨论模式的切换指令和选定的学生端系统后,将讨论模式的切换指令通过所述以太网交换机传输给所有从IP设备;所述从IP设备在通过所述以太网交换机接收到讨论模式的切换指令后,将与其连接的第二源设备本地输出的第二媒体信号在与其连接的第二显示设备上进行显示,且与选定的学生端系统对应的从IP设备将与其连接的第二显示设备上显示的第二媒体信号编码为第二IP媒体流,然后将所述第二IP媒体流通过所述以太网交换机传输给所述主IP设备;所述主IP设备在通过所述以太网交换机接收到所述第二IP媒体流后,将所述第二IP媒体流解码还原为第二媒体信号,然后将所述第二媒体信号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上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拔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拔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568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