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3341.0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1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沈蓉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蓉蓉 |
主分类号: | A01G18/22 | 分类号: | A01G18/22;A01G18/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孢菇 培养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工艺:培养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原料预处理、预湿处理、混料调质、料仓一次发酵、隧道二次发酵。优点是:在培养料发酵精确按参数控制,使得培养料的碳氮比达到最佳状态,为菌丝的生长提供有利的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菇培养技术,尤其涉及了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双孢菇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大,消费人群最广,尤其受发达国家消费者青昧的食用菌品种,在欧美各国,双孢菇栽培的特点是高度专业化,生产工业化,菌料、培养料、发酵和栽培等工序分别由专业的公司和菇场完成,各工序的参数控制,非常严格,各菇场蘑菇的单产水平均较高。中国的双孢菇栽培特点是以季节性栽培为主,农户分散经营、生产基数大,总产量较高,但蘑菇单产较低,仅为发达国家平均单产的1/3—1/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工艺,提高了双孢菇的产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制备工艺:培养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原料预处理、预湿处理、混料调质、料仓一次发酵、隧道二次发酵;
其中,原料预处理包括:(1)、将储备的方块草进行解捆、抖松,(2)选择干燥的鸡粪,或鸡粪水分大于50%时,按体积的1/2加入松散的酒糟或棉籽壳进行预发酵;(3)测量初始控制数据,培养料中初始含氮量1.5-2.0%、碳氮比23-27:1、粪草比4-6:4-6;
培养料预湿处理:将松散的麦草用铲车推进浸料池内反复混合和浸水,在浸料池中形成体积200-210m3,进料预湿为48小时,在此期间,用铲车翻料3-4次,在此之后将麦草捞出在料场建堆;
混料调质:将80%调质后的鸡粪加80%石膏粉,建小堆混合要求充分一致,将含水量调至60-65%,在混料生产线上,将鸡粪石膏和捞料建堆的麦草进行混合,根据培养料的水份含量灵活调解至73-75%,混料调质后,取多点料样测量控制数据,调至后的控制数据为:初始含氮量1.5-1.7%,水份73-75%,PH值8.3-8.5%,碳氮比23-27:1;
料仓一次发酵:培养料经过混料调质后,立即用一次入料机装入料仓,进行一次发酵,环境的控制按设定程序进行,在条件适宜情况下料温快速升温到70—80℃,在第4—5天料温开始下降,这时打开料仓,用入料机把培养料转到另一个料仓,进行再次发酵,在转仓过程中,要将余下的20%鸡粪和20%石膏加入培养料中,重新启动发酵后,料温会再度上升到70—80℃,当料温小于68或大于82时,需进行调整和确认,再经过4—5天结束料仓发酵,料仓一次发酵后的控制数据为:水份73.5-74.5%、PH值8.1-8.2、氨气750-950ppm、氮1.7-1.9%、灰份25—29、碳氮比21—26:1;
隧道二次发酵:(1)将料仓发酵后的培养料运送进二次发酵隧道中进行填料,运用甩头入料机将培养料松散一致的抛堆成宽4m、厚1.8-2.1米的料堆;
(2)均温阶段:隧道填料后,用3-6小时进行均温,使料层不同位置料温趋于一致,每吨培养料每小时,给150-200m3的循环风,间隙给5-10%的新风;
(3)升温阶段:料温温度稳定一致后,以每小时升1°的速度将料温逐步提升至58°,风量的控制是150m3/吨小时,供养10%;
(4)巴氏灭菌阶段:料温58°,保持8小时,风量120m3/吨小时,供氧10%;
(5)冷却阶段:巴氏灭菌结束后,在4个小时内将料温将至48°,平均每小时降温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蓉蓉,未经沈蓉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33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包装食品生产加工的原料快速除杂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送带式马铃薯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