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元数据的乡村垃圾收运作业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31314.X | 申请日: | 2020-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2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左凤然;王清泽;赵志明;叶超超;程秀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小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冉剑侠 |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元 数据 乡村 垃圾 运作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物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多元数据的乡村垃圾收运作业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子系统、垃圾预估子系统和收运规划子系统,数据获取子系统用于获取垃圾量影响因素和油耗影响因素,垃圾量影响因素包括人口信息、时间信息和历史站点垃圾信息,油耗影响因素包括第一载重信息、气候信息、地形信息、时间信息、人口信息和站点信息;垃圾预估子系统用于根据垃圾量影响因素生成各垃圾站点的站点垃圾量;收运规划子系统用于根据油耗影响因素和站点垃圾量生成油耗量最少的收运规划方案。采用本方案通过获取油耗量最少的收运规划方案,有效降低垃圾收运过程中的收运成本。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垃圾收运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物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多元数据的乡村垃圾收运作业系统。
背景技术
乡村逐渐向城市化发展,对于环境和生活的要求都有进一步的提高,因此为保障乡村人民的生活环境,目前根据乡村的居住区域进行规划,并设定垃圾站点,通过在垃圾站点设置垃圾箱,便于附近住户进行垃圾的堆放,以及后续进行垃圾的集中转运和处理。
在对垃圾进行集中转运和处理时,通常是由垃圾的集中处理点或垃圾中转站安排垃圾运输车,由垃圾运输车前往垃圾站点进行垃圾的收集,并在完成一车垃圾的收集时,返回垃圾站或垃圾中转站卸下收集的垃圾,再次进行运输对收集其余垃圾站点的垃圾进行收集,为了保证运输效率,现有的垃圾运输车在进行运输时,会对导航的路线进行规划,结合垃圾运输车内的存储空间和道路的拥堵程度,以保证垃圾运输车的运输效率。
但是由于各垃圾站点每天或每段时间内垃圾的存放量都是不同的,垃圾运输车在前往垃圾站点前无法得知该垃圾站点的具体情况,有可能会出现当前垃圾收运车的剩余存储空间较少,而垃圾站点的垃圾存放量较多,导致垃圾收运车无法一次运载该垃圾站点存放的垃圾,后续垃圾收运车仍需前往该垃圾站点进行垃圾的收集,重复前往一个垃圾站点,导致垃圾收运车行驶的路线重复,增大了垃圾的整体收运成本,无法对垃圾收运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基于多元数据的乡村垃圾收运作业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垃圾收运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技术问题。
基础方案:基于多元数据的乡村垃圾收运作业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子系统、垃圾预估子系统和收运规划子系统,数据获取子系统用于获取垃圾量影响因素和油耗影响因素,垃圾量影响因素包括人口信息、时间信息和历史站点垃圾信息,油耗影响因素包括第一载重信息、气候信息、地形信息、时间信息、人口信息和站点信息;垃圾预估子系统用于根据垃圾量影响因素生成各垃圾站点的站点垃圾量;收运规划子系统用于根据油耗影响因素和站点垃圾量生成油耗量最少的收运规划方案。
名词说明:垃圾量影响因素指影响垃圾站点堆积的垃圾量的因素,例如节假日乡村居住人口增加,垃圾站点堆积的垃圾量会相应增加,则人口信息为垃圾量影响因素;油耗影响因素指影响车辆行驶所消耗油量的因素,例如车辆行驶时的载重量越大,车辆行驶所消耗的油量越大,则载重信息为油耗影响因素;历史站点垃圾信息指垃圾站点往期堆积的垃圾量情况;第一载重信息指运输垃圾的车辆的最大载重量;站点信息指各个垃圾站点的相关信息,例如各个垃圾站点所处位置的坐标。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
1.数据采集子系统对垃圾量影响因素和油耗影响因素进行获取,通过垃圾量影响因素对各垃圾站点的垃圾量进行合理的预估,便于后续规划垃圾运输车辆及车辆的运输路径,通过油耗影响因素对运输垃圾过程中的油耗进行合理的预估,便于后续进行垃圾收运规划方案的规划,通过规划收运规划方案有效的控制车辆在收运垃圾过程中的油耗量,从而实现降低垃圾收运成本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小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小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13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