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柴油机磨损的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5661.1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1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逄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N3/56;G01N21/31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杨凤娟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柴油机 磨损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柴油机磨损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油样、器材准备、烧样、清理设备、数据处理、数据分析;通过对不同油样的添加剂元素、污染元素、磨粒磨损元素进行对比分析,来确定柴油机磨损部位、磨损程度以及磨损原因。本发明中的船舶柴油机磨损分析方法对油料监测数据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的检测结果,不再是向单一的油液系统进行检测,使对比分析的结果能够更加的贴合实际机械的运行规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柴油机磨损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柴油机磨损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机械设备向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对机械设备添加更多的辅助设备,各种维持机械正常运转的机构,造成机械设备日益复杂,部件要求日益提高。现在的机械设备不再是单一的采用液压传动或是气动传动等方式,而是多种技术的集成,使设备功能提升,更快、更准、更明确的完成操作。但是,设备的安全隐患也存在于更多方面,往往是某一个机构或是某一个参数出现偏差,都会引起整台设备的瘫痪,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因此,现在的机械设备大多具有可测试性、可预见性,可以通过对运行中的机械设备部件工作状态或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以判断其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运转,有无超出预设的趋势,在设备的运行状态超出预设的趋势之前,做好一切准备防止故障发生,从而减少因故障导致的停机造成的损失,避免重大事故的同时,避免因经验不足而过早更换零部件导致材料浪费及不必要的维修工作;或对已经出现的非正常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预判其危害程度,即对机械进行状态监测。
柴油机在运行过程中,80%的机械故障是由于磨损导致,因此,如果能够对摩擦副进行实时的监测,及时掌握其损坏情况,并加以维修,便可以避免因运动部件的严重磨损带来的重大故障。导致机械产生磨损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润滑不良,因此,如果可以对机械的润滑油进行监测,便可以了解到机械磨损器件的磨损情况,继而达到对机械状态监测的目的。油液分析技术正是基于这一点,对机械设备所用的润滑油等进行理化性能分析及磨屑含量分析来判断摩擦副的磨损情况,是当今状态监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油液监测分析技术常用于判定机械是否发生故障,通过对机械设备润滑油油样采用不同的检测手段,达到分析油样的理化性能指标,以及得到油样中所携带摩擦副磨损颗粒含量与特征,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来推断机械设备摩擦副的磨损状态并进行故障的早期预警。其主要技术分析手段包括理化性能、铁谱、原子光谱以及污染度(颗粒计数)的检测与分析。
油料光谱分析技术于上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首先在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后慢慢在船运行业推广,取得相当大的成效。自光谱分析技术用于船舶油液监测分析以来,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数据预测、界限值设定两大类。虽然有关油液监测技术中的数据特征值提取及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不尽奇穷,但仍很不完善。当前已经实际应用到的监测系统的数据研究方法仍然不够精确或实用范围狭隘,远远达不到油液分析技术该达到的目的。因此,进行深入研究监测数据特点和开拓更多从数据分析处理角度出发的研究方法以反映油液分析对状态监测的敏感度具有重要意义。专家对于油液光谱分析的研究,大部分研究内容都仅仅是定位于单方面研究,不管是对故障的预测还是对当前状态的界定,所依据的数据都源自一个滑油系统,也得到许多的研究成果,发展比较成熟。但是,很少有学者采用不同油样的数据进行分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对不同的油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的船舶柴油机磨损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可以更加准确的反应出实际机械的运行规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船舶柴油机磨损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油样:在不同的船舶、不同的取样点,取出能够代表机器实际在用油所有特征的油样;
S2、设备使用前检查:将光谱分析仪与计算机连接,启动光谱分析仪及计算机,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5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