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2389.1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2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王征;王健;夏克尔扎提·肖哈拉提;苏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张力波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缺血性 脑卒中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培养细长聚球藻(
S2:将上转换纳米粒和无水乙醇按照1:(100-200)的质量比混合重悬,
获得混合液一;将所述混合液一和1-4moL/L盐酸溶液按照1:(1-5)的体积比混合后在功率500W和频率30kHZ-40kHZ条件下超声处理20-30分钟,离心,弃去上清液,获得沉淀一;将所述沉淀一和所述无无水乙醇按照1:(100-200)的质量比混合,离心,弃去上清液,重复离心三次,获得沉淀二;将所述沉淀二和超纯水按照1:(100-200)的质量比混合,离心,弃去上清液,重复离心三次,获得沉淀三;将所述沉淀三和磷酸缓冲盐溶液按照1:(20-50)的质量比混合重悬,获得上转换纳米粒重悬液;
其中,在808nm红外光照射下,上转换纳米粒将红外光转换成使其细长
聚球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可见光;
S3:将所述步骤S1中的细长聚球藻重悬液与所述步骤S2中的上转换纳米粒重悬液按体积比(1-10):1混合,获得治疗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浓度为(1-5)×106个/μL的细长聚球藻培养液和BG11培养基按照3:(4-6)的体积比混合,在25-28℃进行8小时光照和16小时黑暗循环周期持续培养;
S12:每4-6天增加3-4 mLBG11培养基以抵消蒸发的量,持续培养10-15天;
S13:当培养液浓度过饱和后,弃去50%的经过所述步骤S12培养后的培养液,再增加同样体积的BG11培养基继续培养20-40天,获得混合培养液;
S14:取7-15mL的混合培养液,离心后弃去上清液,然后加入200μL -800 μL浓度为0.01moL/L的磷酸缓冲盐溶液重悬,获得细长聚球藻重悬液,其中,离心前混合培养液与磷酸缓冲盐溶液的体积比为(10-4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中,细长聚球藻重悬液的浓度为(4-6)×105个/μ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细长聚球藻培养液和BG11培养基置于锥形瓶中培养,同时采用透气滤片封住锥形瓶的瓶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中,混合培养液在4000-8000rpm的转速下离心10 -15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离心的条件均为14800-20000rpm条件下离心5-1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磷酸缓冲盐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
8.一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液,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23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电一体化食品分拣系统
- 下一篇:一种泥水分离处理的隔膜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