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炭再生炉废气收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2172.0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4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鲁建;夏绪辉;王蕾;张泽琳;张小松;覃将伟;黄河;贺晓阳;潘正祺;张雷鸣;张惠超;向计美;付俊彦;曹建华;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8B9/027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石超群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再生 废气 收集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再生炉废气收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活性炭再生炉、机械式自动清灰装置、废气收集装置、换热器、除尘器;所述机械式自动清灰装置包括驱动机构、联轴器和螺旋体;所述螺旋体通过联轴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旋转,所述螺旋体的一端伸入活性炭再生炉中,所述螺旋体的另一端置于废气收集装置中。本发明的活性炭再生炉废气收集系统采用机械式自动清灰,工人劳动强度小、系统气密性高、安全性好;本发明的活性炭再生炉废气收集系统将废气干法降温除尘,回收活性炭颗粒,便于活性炭成品的包装、运输、销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再生炉废气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是一种孔隙结构非常发达、比表面积极大、无毒无味的吸附材料,对分子吸附能力很强,已作为吸附脱色剂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轻工、食品、环保等众多领域。在环保方面,活性炭吸附广泛应用于污染水源净化和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是处理有机废水的重要手段之一。按活性炭的外观形状,可分为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
活性炭制造成本较高,废弃饱和活性炭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引起二次环境污染,因此,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考虑,使活性炭有效再生、提高活性炭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热再生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活性炭再生方法,具有再生效率高、再生时间短、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的优点。
热再生法是在高温加热条件下,将饱和活性炭中的吸附质以脱附、炭化、活化、分解、反应等形式从活性炭基质上消除,活性炭恢复吸附性能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当数量的废气。废气具有高温、含尘(活性炭颗粒)、可燃的特点。
目前,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研发成功多种活性炭再生炉(主要针对粉末活性炭再生,但亦可用于颗粒活性炭再生),已应用于工业化实际生产中,获得若干项国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现有活性炭再生炉的废气收集系统存在以下不足:
(1)活性炭再生炉排(废)气管靠人工清灰,一是工人劳动强度大;二是非常容易漏入空气,或者废气提前燃烧,或者废气未燃,但混入空气后成为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带来安全隐患。
(2)废气湿法降温除尘,回收活性炭颗粒。湿法不便于活性炭成品的包装、销售、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再生炉废气收集系统,工人劳动强度小、系统气密性高、安全性好。
本发明实现目的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活性炭再生炉废气收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活性炭再生炉、机械式自动清灰装置、废气收集装置、换热器、除尘器;
所述机械式自动清灰装置包括驱动机构、联轴器和螺旋体;所述螺旋体通过联轴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旋转,所述螺旋体的一端伸入活性炭再生炉中,所述螺旋体的另一端置于废气收集装置中。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再生炉包括底座及安装于底座的炉体,炉体设置有进口和出口,炉体内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进口和出口之间,输送机构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输送机构还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输送机构内腔连通,所述螺旋体的一端伸入排气管中,另一端置于废气收集装置中;炉体内壁由里向外设置有加热元件、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
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为电热元件或辐射管。
优选地,所述炉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输送机构;当设置多个输送机构时,多个所述输送机构自上而下布置依次连通构成弓形结构送料,所述机械式自动清灰装置也为多个,每个排气管配置一个机械式自动清灰装置,多个机械式自动清灰装置均分别固定于所述废气收集装置。
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为螺旋输送机。
优选地,所述螺旋体为无中心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2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