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热冲压桥壳钢成品强度的热冲压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20544.6 | 申请日: | 2020-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2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惠亚军;吴科敏;李飞;田志红;刘锟;陈斌;潘辉;周娜;李秋寒;许克好;曹杰;牛涛;肖宝亮;杜倩;崔阳;徐伟;张大伟;李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6;C21D8/02;C22C38/00;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瑞琳 |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冲压 桥壳钢 成品 强度 工艺 | ||
1.一种提高热冲压桥壳钢成品强度的热冲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冲压工艺包括:桥壳钢料依次经过加热并保温、一次冲压成形、二次冲压成形和空冷,获得桥壳钢成品;
所述加热并保温中,加热速率为300~400℃/s,加热至700~800℃后进行保温,所述保温时间为2-3min;
所述一次冲压成形与所述二次冲压成形的时间间隔≤1min,其中,一次冲压成形的温度为680~780℃,二次冲压成形的温度为600~700℃;所述空冷时采用非堆垛式摆放,所述热冲压工艺能够实现桥壳钢成品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下降量小于等于50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热冲压桥壳钢成品强度的热冲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钢成品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与珠光体,所述铁素体的平均晶粒尺寸≤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热冲压桥壳钢成品强度的热冲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微组织的带状组织级别≤2.0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热冲压桥壳钢成品强度的热冲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钢成品的显微组织中含有平均粒径为1-50nm的纳米级析出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热冲压桥壳钢成品强度的热冲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钢成品的厚度为10-1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热冲压桥壳钢成品强度的热冲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钢料由如下质量分数的化学元素组成: C:0.26-0.30%;Si:0-0.1%;Mn:1.8-2.2%;P:≤0.010%;S:≤0.005%;Al:0.02-0.05%;V:0.01-0.03%;N:0-0.003%;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热冲压桥壳钢成品强度的热冲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钢料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与珠光体,所述铁素体的平均晶粒尺寸为5.0-1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热冲压桥壳钢成品强度的热冲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铁水冶炼获得连铸板坯,所述连铸板坯由如下质量分数的化学元素组成: C:0.26-0.30%;Si:0-0.1%;Mn:1.8-2.2%;P:≤0.010%;S:≤0.005%;Al:0.02-0.05%;V:0.01-0.03%;N:0-0.003%;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对所述连铸板坯进行加热并保温;
对加热并保温后的所述连铸板坯进行粗轧获得中间板坯;
对所述中间板坯进行精轧,获得带钢;
对所述带钢进行层流冷却并卷取获得热轧钢卷;
将所述热轧钢卷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卷取,获得桥壳钢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提高热冲压桥壳钢成品强度的热冲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板坯的保温温度为1100-1150℃;所述粗轧的出口温度为950-1050℃,所述中间板坯的厚度为55-60mm;所述精轧的终轧结束温度为780-810℃;所述层流冷却的冷却速率为10-15℃/s,所述卷取的温度为600-6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05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