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香型葡萄-桑椹保健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9439.0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7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史红梅;郭亚芸;梁红敏;王显苏;王咏梅;刘洁;刘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G1/022 | 分类号: | C12G1/022;C12G3/024;C12G3/055;A61K36/87;A61P1/14;C12R1/865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型 葡萄 桑椹 保健酒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香型葡萄‑桑椹保健酒的制备方法,将完全成熟的葡萄和桑葚均放入溶度为10‑1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浸泡12‑15分钟,然后捞出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将清洗干净的桑椹进行破碎,得到桑葚果浆,将清洗干净的葡萄进行破碎,其中葡萄在进行破碎时按照40mg/L的添加量添加二氧化硫,得到葡萄果浆,将桑葚和葡萄果浆中的果梗分离去除,将去除果梗的桑葚果浆和葡萄果浆混合均匀,并加入20g/HL活性干酵母,将温度控制在15‑20度条件下进行发酵。本发明通过使用浓度为10‑1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葡萄和桑葚进行浸泡清洗,能够有效地将葡萄和桑葚表面的有机磷农残等残留物质去除,既能够有效降低农药残留对饮用者的健康危害,又能够保证制备完成后葡萄‑桑葚保健酒的口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酒酿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果香型葡萄-桑椹保健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中的多种果酸有助于消化,能健脾和胃,葡萄中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极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其中夏黑葡萄的特点是早熟,无核,高糖低酸,香味浓郁,肉质细脆,硬度中等,香甜可口,微微发酸,皮紧沾果肉,可不吐皮。是中国市场上最为好吃的葡萄品种之一。桑葚又名桑果、桑枣、葚子等,为桑科植物桑树的成熟果穗,大多为红紫色或黑色椭圆型聚花果,长约1~2.5cm,汁浓似蜜,甜酸清香,营养成分丰富,其中品种为十大的桑葚具有无籽和口感好的优点。经科学鉴定桑葚鲜果中含有大量游离酸和16种氨基酸,此外还含有人体缺少的锌、铁、钙、锰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及胡萝卜素、果糖、葡萄糖、丁二酸果胶、纤维素等,因而和沙棘、悬钩子等一起被誉为“第三代水果”。被国家卫生部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同源”农产品之一。
在制备葡萄-桑葚果酒时需要先对葡萄和桑葚进行清洗,然而现有的制备方式大多只采用清水进行清洗,导致桑葚或葡萄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残留较多,影响果酒制备的口感,且一般桑葚的果梗在发酵过程中会溶出苦涩味道,也会影响口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果香型葡萄-桑椹保健酒的制备方法,具备能够有效清理有害残留物质,提高果酒的口感等优点,解决了传统果酒制备前水果清洗不干净,口感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果香型葡萄-桑椹保健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完全成熟的葡萄和桑葚先分别放入清洗筒内用清水清洗,清洗完成后放入浓度为10-1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浸泡12-15分钟,然后捞出并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
S2、将清洗干净的桑椹进行破碎,得到桑葚果浆,并采用离心机将桑葚果梗去除。
S3、将清洗干净的葡萄进行破碎,其中葡萄在进行破碎后按照40mg/L的添加量添加二氧化硫,得到葡萄果浆。
S4、将去除果梗的桑葚果浆和葡萄果浆混合均匀,并加入20g/HL活性干酵母,将温度控制在15-20度条件下进行发酵。
S5、桑葚果浆和葡萄果浆发酵7-9天后分离果渣,当残糖低于5g/L时发酵结束,加入枸杞和干枣片,并在12-15度低温条件下密封保存葡萄-桑葚发酵原酒5-6个月。
S6、将储存结束的葡萄-桑葚原酒滤除枸杞和干枣片渣,然后进行下胶处理,10天后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的葡萄-桑葚果酒在无菌状态下进行灌装。
优选的,所述葡萄的品种为夏黑,桑葚的品种为十大。
优选的,所述枸杞的添加量为30-40g/L,所述干枣片的添加量为15-20g/L。
优选的,所述桑葚果浆和葡萄果浆的质量比为3:7。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葡萄研究院,未经山东省葡萄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94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