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高碳钢热轧盘条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7394.3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2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奎;于学森;张宇;麻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荣盛特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B45/02;B21B37/7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郭红岩 |
地址: | 21562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碳钢 热轧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中高碳钢热轧盘条及其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将坯料经过加热、热轧及斯太尔摩冷却制备成盘条,坯料的碳含量≥0.45%,加热工序的均热段温度为1140~1250℃;热轧工序包括依次的粗轧、中轧、预精轧、精轧以及吐丝,开轧温度为1030~1100℃;吐丝温度900~950℃;热轧工序还包括水流量依次为1200~1800L/min和400~600L/min的精轧前水冷、水流量为20~100L/min且水压为0~0.3bar的精轧内水冷、以及水流量依次为1200~1800L/min和400~600L/min和900~1200L/min的精轧后水冷;斯太尔摩冷却工序的入口段辊道速度为0.6~0.8m/s,并关闭最先的1台或2台风机和保温罩、开启之后连续的6~13台风机和保温罩、以及关闭再之后的全部风机和保温罩,且所开启的风机风量为50~100%。本发明所得盘条组织和性能优异,表面氧化铁皮得到控制且避免气泡问题,适用机械剥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材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高碳钢热轧盘条的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机械剥壳的中高碳钢热轧盘条的生产方法,还涉及一种基于所述生产方法制备而成的中高碳钢热轧盘条。
背景技术
盘条作为原料生产的各种钢丝制品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诸多方面,如汽车、通讯电缆、桥梁、工程机械等领域,因此对盘条的各项性能要求十分严格,盘条性能的好坏决定了钢丝制品品质的优劣。
通常盘条是在高温下进行轧制,盘条表面无可避免地会形成一定厚度的氧化铁皮。在盘条进一步拉拔及其他深加工前,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去除表面的氧化铁皮,常用的氧化铁皮去除方式分为:酸洗去除方式、抛丸去除方式、机械剥壳去除方式、等等。然而,由于酸洗去除方式会产生大量废酸和废气,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生产中也越来越倾向于放弃酸洗方式而更多的采用更为环保的机械剥壳方式来去除盘条表面的氧化铁皮。
其中,所谓的机械剥壳,就是利用氧化铁皮与基体延伸系数的差异,通过机械扭转盘条,以使氧化铁皮自盘条基体自动剥落。剥落的氧化铁皮呈大块状,盘条基体表面残留的氧化铁皮越少,说明剥离效果越好;而剥离效果的好坏决定了盘条在进一步拉拔及其他深加工中的拉拔速度、模具损耗、断丝率等指标。
由此,在热轧盘条的开发中,如何提升盘条的机械剥壳性能,或者说,如何使得盘条产品适用于机械剥壳方式去除氧化铁皮,这成为钢材生产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高碳钢热轧盘条的生产方法,以及通过该生产方法制备而成的中高碳钢热轧盘条,该盘条适用于机械剥壳方式去除氧化铁皮,机械剥壳性能优异。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中高碳钢热轧盘条的生产方法,将坯料依次经过加热工序、热轧工序以及斯太尔摩冷却工序制备成盘条,所述坯料以重量百分比计的碳含量≥0.45%,
所述加热工序的均热段温度为1140~1250℃;
所述热轧工序包括依次的粗轧、中轧、预精轧、精轧以及吐丝,所述粗轧的开轧温度为1030~1100℃;当环境温度>5℃且<30℃时,吐丝温度设为基准温度900~950℃;当环境温度≤5℃时,所述吐丝温度设为自所述基准温度下降5~10℃;当环境温度≥30℃时,所述吐丝温度设为自所述基准温度上升5~10℃;
所述热轧工序还包括在所述预精轧和所述精轧之间的精轧前水冷、在所述精轧期间的精轧内水冷、以及在所述精轧和所述吐丝之间的精轧后水冷,所述精轧前水冷包括水流量依次为1200~1800L/min、400~600L/min的两段水冷,所述精轧内水冷的水流量为20~100L/min且冷却水压为0~0.3bar,所述精轧后水冷包括水流量依次为1200~1800L/min、400~600L/min、900~1200 L/min的三段水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荣盛特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荣盛特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73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漏磁数据自适应伪彩色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池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