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7114.9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5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龚文资;路露;周小红;徐东;杨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B60L58/26;B60L58/27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朱亮淞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汽车 空调 动力电池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一通路;第一通路包括电动压缩机和两位三通电磁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口端与电动压缩机的出口端连通对接;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出口端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电动压缩机的进口端并行设置有第二常闭电磁阀和第三常闭电磁阀;第一端口与第二常闭电磁阀连通连接;第二端口与第二常闭电磁阀之间循环连通设置有第一热交换器、膨胀节流管、第三热交换器;第二端口与第三常闭电磁阀连通连接;第三热交换器通过配套风扇向车内吹送空气;通过将电动压缩机与动力电池的热量控制结合起来,实现了能量的高效利用,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外界温度适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电动汽车冬天取暖采用电加热制热方式,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严重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行里程,影响了电动汽车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的使用与发展;且动力电池的温度控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控制精度不是很高。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节能效果好、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效果好、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包括电动压缩机和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口端与所述电动压缩机的出口端连通对接;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出口端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电动压缩机的进口端并行设置有第二常闭电磁阀和第三常闭电磁阀;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常闭电磁阀连通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常闭电磁阀之间循环连通设置有第一热交换器、膨胀节流管、第三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常闭电磁阀连通连接;所述第三热交换器通过配套风扇向车内吹送空气。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包括第四热交换器、加液罐、电动泵和第四常闭电磁阀;所述加液罐内存储有热交换介质;所述加液罐、电动泵和第四常闭电磁阀相互循环连通;所述第四热交换器对应设置在动力电池与第二通路之间;所述电动泵驱动热交换介质在第一通路内部循环流动,改变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
进一步地,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之间配合设置有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与第一通路的配合部位位于第一热交换器和膨胀节流管之间;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与第二通路的配合部位位于第四常闭电磁阀和第四热交换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路上连通设置有支路;所述支路一端连通设置在电动泵、第四常闭电磁阀之间,另一端连通设置在第四常闭电磁阀、第四热交换器之间;所述支路与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对应配合;所述支路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常闭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口处对应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内对应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常闭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处对应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用于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
空调单独制冷:第二常闭电磁阀12通电开启,第一常闭电磁阀11、第三常闭电磁阀13、第四常闭电磁阀19都不通电关闭,两位三通电磁阀2不通电,第一热交换器风扇与第三热交换器风扇都工作,电动泵17不工作;
动力电池单独降温:第一常闭电磁阀11、第二常闭电磁阀12通电开启,第三常闭电磁阀13、第四常闭电磁阀19不通电关闭,两位三通电磁阀2不通电,第一热交换器风扇工作,第三热交换器风扇不工作,电动泵17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7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