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轧钢生产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515918.5 申请日: 2020-06-09
公开(公告)号: CN112387780A 公开(公告)日: 2021-02-23
发明(设计)人: 郭栋;邰立军;国家宝;万小红;国光金;王云磊;郭清庭;杜建勇;郭素萍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鲁丽钢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1B1/18 分类号: B21B1/18;B21B15/00;B21B4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10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轧钢 生产工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轧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金属受轧机挤压使其塑性变形而生成轧钢,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坯料准备步骤、钢的加热步骤、钢的轧制步骤、钢的精整与入库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轧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的加热步骤包括:

步骤(1),坯料入炉,把准备好的坯料输送到上料台架上,上料台架将坯料向前移送,由取料装置逐根地放到装料辊道上,经装料辊道送入加热炉内;

步骤(2),坯料加热,根据坯料加热制度及加热时间通过加热炉进行加热;

步骤(3),坯料出钢,坯料经过步骤(2)加热后符合开轧温度时,由出炉辊道送出加热炉,高压水除鳞后,由辊道或夹送辊喂入粗轧机组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轧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坯料加热中,所采用的加热炉为煤气三段连续式加热炉,在所述加热炉还设有热电偶自动测温仪和自动平衡记录仪,用于测量炉内的加热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轧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坯料加热中,包括加热Ⅰ段、加热Ⅱ段和均热段;

所述加热Ⅰ段为缓慢加热,加热时间为90~120分钟,炉温控制在900℃左右;

加热Ⅱ段为快速加热,其加热时间为60~90分钟,炉温控制在1150~1180℃;

均热段炉温控制在125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轧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的轧制步骤,通过18架平立交替布置的高刚度短应力线轧机对钢坯轧制,得到成品;

所述钢的轧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粗轧,由钢的加热操作中得到的钢坯,达到开轧温度再通过输送道送到轧制机进行粗轧6道次;

步骤(b),切头,由步骤(a)得到的钢坯,再通过输送辊道送至1#剪进行切头;

步骤(c),中轧,由步骤(b)得到的钢坯,再送到机列中轧6道次;

步骤(d),精轧,由步骤(c)得到的钢坯,达到终轧温度,再送到机列中轧6道次;

步骤(e),倍尺飞剪,由步骤(d)得到的钢坯,再通过3#剪进行倍尺分段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轧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粗轧中,粗轧机组包括依次交替排列的平式轧机和立式轧机,平式轧机和立式轧机均设置有3架且直径均为550mm;

所述步骤(c),中轧中,中轧机组包括依次交替排列的平式轧机和立式轧机,平式轧机和立式轧机均设置有3架且直径均为450mm;

所述步骤(d),精轧中,精轧机组包括依次交替排列的平式轧机和立式轧机,平式轧机和立式轧机均设置有3架且直径均为35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轧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粗轧中,开轧温度为1010~1100℃;

所述步骤(d),精轧中,终轧温度为850~950℃,终轧温度控制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轧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轧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切头中,采用的剪切设备为剪切机,剪切力为100-160吨;

所述步骤(e),倍尺飞剪中,切段操作所用的剪切设备为闸剪,其剪切力为100~160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轧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材的精整与入库步骤中,包括冷床冷却、定尺冷却、成品检验、计量打包以及挂牌入库;

所述冷床冷却,成品分段后,由冷床输入辊道送往冷床自然冷却,得到冷却轧件;

所述定尺冷却,经检验合格后的冷却轧件,由冷剪将冷却轧件切成规定的定尺长度的钢材;

所述计量打包以及挂牌入库,剪切后的钢材由链式移钢机移送、计数;再由取钢装置取出放至辊道上,经对齐的成捆钢材运往打捆机勒紧打捆;打捆的钢材随即被运至后部的收集台架上称重,挂标牌,然后由吊车吊至成品区堆放、发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轧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尺冷却中,成品剪切使用的剪切设备为剪切机,其剪切力为850吨;成品剪切工艺操作规程,按炉批号剪切、剪切长度为12米/9米/6米定尺,允许偏差为+50~0mm,决不允许负偏差;钢筋端部应剪切正直,局部变形应不影响使用;首次剪切用≥10m的钢尺测量成品剪切长度,若有不符,及时调节定尺挡板;

正常剪切时,每隔半小时,用钢圈尺测量成品定尺长度,若有不符,及时调整定尺挡板;

正常剪切时,每隔半小时检查上刀片与下刀片是否接触良好,剪刃同隙、剪切支数应符合相关保准规定,发现剪切后的成品面上有弯头以及其它缺陷时,必须调整上下刀片的距离或更换刀片,上下刀片之间的距离为被剪切材料高度的3-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丽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丽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59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