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轴加速度计的跌落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09746.0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2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骆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P15/18 | 分类号: | G01P15/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麦小婵 |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加速度计 跌落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轴加速度计的跌落检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三轴加速度计读取待测设备的三个轴向的加速度值,当判断达到预设的跌落检测条件时,对所述待测设备开始进行跌落检测;实时统计跌落检测过程中的所述三轴加速度计的数据,对所述待测设备进行碰撞检测;当触发预设的跌落停止条件时,结束跌落检测过程,统计所述待测设备的跌落次数并分析碰撞程度。本发明能够着眼于设备的整个跌落过程,记录整个跌落过程的数据,可以更精确地捕获跌落事件,以严谨的跌落事件作为判断依据,更精确地捕获跌落事件,提高跌落事件的检测精度,降低误判率,并能够准确分析出碰撞损坏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碰撞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三轴加速度计的跌落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都朝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小型化后电子设备具有体积小易携带的特点,方便人们随身使用。但体积小型化的同时,也增大意外跌落的风险。跌落轻则外壳刮擦破损,重则内部零件损坏,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且设备之间的防摔等级各不相同,如何对跌落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数据评估跌落的导致的损坏进行等级评估,及时提醒用户送修,成为一个难题。
目前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析加速度数据来确认是否发生过碰撞以及碰撞的严重程度的检测方法,根据加速度传感器在第一时间内连续检测到设备的加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加速度传感器在第二时间段内连续检测到设备的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认定设备发生了跌落事件。所述的第一时间段早于第二时间段,且第一时间段与第二时间段是相邻的。根据第二段时间后检测到的最大加速度值来判断,碰撞物的材质。
但是,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仅仅捕获第一次碰撞,并根据采集的数据分析碰撞程度,但在设备实际的跌落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多次碰撞,且不一定是第一次碰撞情况最为严重;同时现有技术提供的方案容易发生误判的情况,比如抛起后接住设备,有概率被现有技术检测为发生了跌落,降低了跌落检测的精准性。因此,亟需一种更精确地捕获跌落事件并分析此次跌落事件对设备的损坏情况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三轴加速度计的跌落检测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的识别设备跌落事件和判断跌落碰撞的严重程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三轴加速度计的跌落检测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三轴加速度计读取待测设备的三个轴向的加速度值,当判断达到预设的跌落检测条件时,对所述待测设备开始进行跌落检测;
实时统计跌落检测过程中的所述三轴加速度计的数据,对所述待测设备进行碰撞检测;
当触发预设的跌落停止条件时,结束跌落检测过程,统计所述待测设备的跌落次数并分析碰撞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跌落检测条件,具体包括:
所述待测设备的三轴加速度计的三个轴向的加速度均为0,且持续时间超过第一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实时统计跌落检测过程中的所述三轴加速度计的数据,对所述待测设备进行碰撞检测,具体为:
当检测到所述三轴加速度计的三个轴向的数据不为0,且三个轴向的加速度矢量和大于重力加速度时,判断为发生碰撞事件;
对三轴加速度计当前的加速度矢量和进行积分,直至当前的加速度矢量和等于重力加速度为止,并记录加速度矢量和的积分结果;
检测所述三轴加速度计的三个轴向的数据是否再次为0;
若是,则判断所述待测设备处于弹起过程,重复执行上述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当触发预设的跌落停止条件时,结束跌落检测过程,统计所述待测设备的跌落次数并分析碰撞程度,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9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