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型防尘配电柜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09019.4 | 申请日: | 2020-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9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丰源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28;A01M29/12 |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石红丽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赣州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防尘 配电柜 | ||
1.一种节能环保型防尘配电柜,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箱(2),所述驱动箱(2)的上方设有翼板(3),所述翼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4),所述齿条(4)的下端贯穿驱动箱(2)的顶面并延伸至驱动箱(2)内设置,所述柜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散热槽(5),所述条形散热槽(5)内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转动管(6),所述转动管(6)的一端延伸至驱动箱(2)内并同轴安装有齿轮(7),所述转动管(6)与齿轮(7)之间安装有单向轴承,所述齿轮(7)与齿条(4)啮合,所述转动管(6)外环形阵列设置有多块导流板(8),所述条形散热槽(5)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均安装有摩擦板(9),所述导流板(8)远离转动管(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板(10),所述转动板(10)与摩擦板(9)之间密封滑动,所述摩擦板(9)的表面贴附有丝绸布,所述转动板(10)由玻璃材料制成,所述摩擦板(9)内设有排污槽(11);
所述摩擦板(9)和转动板(10)均呈弧形设置,且其圆心位于转动管(6)的轴线上;
所述转动管(6)的周侧壁上等距排布有多个排液孔(12),所述转动管(6)的一端贯穿柜体(1)的侧壁并转动连通有L形管(13),所述转动管(6)内同轴安装有风扇(14),所述柜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储液箱(15),所述L形管(13)的下端延伸至储液箱(15)内设置;
所述排液孔(1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金属丝(16),两块所述摩擦板(9)的侧壁上均安装有磁铁块(17);
当外界有风吹向翼板和配电柜时,根据伯努利原理可知,等高流动时,流速越大,则压力越小,则气流可带动翼板( 3) 向上移动,由齿条( 4) 带动齿轮( 7) 和转动管( 6) 转动,则多块导流板( 8) 以转动管( 6) 的轴线为圆心转动,推动外界与柜体( 1) 内空气的交换保证其散热效果,多块导流板( 8) 在转动过程中,始终有导流板( 8) 与两块摩擦板( 9) 接触,即柜体( 1) 内部始终处于密封状态,则柜体( 1) 内部设备在工作时震动发出的噪音无法通过空气传播,同时外界灰尘也无法随气流进入柜体( 1) 内,起到了良好的防尘隔音作用;
导流板( 8) 转动时,带动转动板( 10) 转动,转动板( 10) 与摩擦板( 9) 发生摩擦,根据摩擦生电原理可知,与玻璃棒摩擦的丝绸将携带负电荷,则摩擦板( 9) 上携带有负电荷,因静电吸附作用,在导流板( 8) 转动实现柜体( 1) 内与外界空气流通交换的过程中,多块导流板( 8) 之间空气中的灰尘会吸附在摩擦板( 9) 表面,进一步防止灰尘进入柜体( 1) 内,吸附在摩擦板( 9) 表面的灰尘随导流板( 8) 的转动被刮除并推动至排污槽(11) 处排出;
转动管( 6) 在转动时,带动风扇( 14) 转动,转动管( 6) 内形成负压,将储液箱(15) 内的除虫液由L形管( 13) 吸入转动管( 6) 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除虫液由各个排液孔( 12) 喷洒至条形散热槽( 5) 内,避免小型昆虫随转动的导流板( 8) 进入柜体内,保证配电柜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磁力作用下,当金属丝( 16) 靠近磁铁块( 17) 时,金属丝( 16) 发生形变,当远离时恢复形变,即金属丝( 16) 在随转动管( 6) 转动过程中,产生震动,将排液孔( 12) 排出的除虫液滴分隔、破碎,增大了除虫液的喷洒范围,进一步加强驱虫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丰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丰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901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木材加工的防垢型宽带砂光机
- 下一篇:一种活性炭再生系统及其再生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