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逆作法施工中连体柱桩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08621.6 | 申请日: | 2020-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曹开伟;罗成名;冯上涛;吴丹蕾;胡志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5/38;E02D5/66;E02D1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苏龙 |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作法 施工 连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逆作法施工中连体柱桩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桩位放样,确定桩孔位置,并做好记录;步骤2,桩机就位,钻头定位,调整钻头的垂直度;步骤3,埋设护筒,引孔完成后,利用振动头振压护筒至桩孔中;步骤4,钻孔,钻孔至设计高度;步骤5,压灌混凝土,启动混凝土输送泵,缓慢提升钻杆的同时,连续压灌混凝土,直至混凝土高于护筒底部1m以上后,清除混凝土上部浮浆;步骤6,插入钢筋笼;步骤7,对管柱内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启动混凝土输送泵,将混凝土逐步灌注至管柱内,直至设计标高。本发明具有保持钢筋笼与管柱一体稳定性的同时,提高柱桩的垂直精度,有助于提高柱桩承载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逆作法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逆作法施工中连体柱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工程施工或深基坑工程施工可分为顺作法以及逆作法两种。目前大部分工程采用顺作法施工,其通过设置水平支撑以及挡土结构围护基坑稳定,挖土至设计深度后自下而上施工地下结构部分。逆作法是一种超常规的施工方法,一般是在深基础、地质复杂、地下水位高等特殊情况下采用。
一柱一桩常用于逆作法施工中地下室的支撑结构,一柱一桩,通常是先施工下方的灌注桩,然后在灌注桩的上方设置钢立柱,钢立柱下方插入灌注桩中,从而形成柱桩结合的支撑结构。
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703487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柱一桩施工中柱桩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管柱和钢筋笼,管柱下端外壁焊接钢制栓钉,再在栓钉上焊接竖向钢筋,并驱使竖向钢筋另一端焊接在一起形成导向尖端;S2,采用钻孔机械进行灌注桩成孔施工,再将钢筋笼下放至设计标高;S3,将管柱下放并管柱的插入段插入钢筋笼中;S4,浇筑混凝土至设计标高,待混凝土凝固后,在灌注桩与管柱的结合处形成柱桩连接节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进行柱桩施工时,虽然利用管柱下端的竖向钢筋形成导向尖端,一定程度上是方便将管柱下端插接于钢筋笼内的定位工作,但实际上两者还是分体式设计,一方面钢筋笼的下放会因现有施工客观原因导致其与桩孔会发生一定偏移,进而将管柱插接于钢筋笼内,进一步管柱可能相对钢筋笼偏移,从而影响后续浇筑出柱桩的承载力;同时先将钢筋笼以及管柱插接于桩孔内,再进行混凝土压灌时,混凝土对钢筋笼有一定的冲击力,进一步可能导致钢筋笼以及管柱发生倾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逆作法施工中连体柱桩的施工方法,具有保持钢筋笼与管柱一体稳定性的同时,提高柱桩的垂直精度,有助于提高柱桩承载力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逆作法施工中连体柱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桩位放样,确定桩孔位置,并做好记录;
步骤2,桩机就位,钻头定位,调整钻头的垂直度;
步骤3,埋设护筒,引孔完成后,利用振动头振压护筒至桩孔中;
步骤4,钻孔,钻孔至设计高度;
还包括步骤5,压灌混凝土,启动混凝土输送泵,缓慢提升钻杆的同时,连续压灌混凝土,直至混凝土高于护筒底部1m以上后,清除混凝土上部浮浆;
步骤6,插入钢筋笼,利用吊车将钢筋笼竖直插入桩孔的混凝土中,下放钢筋笼过程中,对钢筋笼的垂直度进行校对;其中,管柱一端与钢筋笼固定于一体,且所述管柱下端部分插接于混凝土中;
步骤7,对管柱内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启动混凝土输送泵,将混凝土逐步灌注至管柱内,直至设计标高;
步骤8,待混凝土初步凝结后,在管柱与桩孔之间回填砂土,再对护筒进行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86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PE塑料防护网
- 下一篇:一种耐真空板衬四氟工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