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逆作法施工中连体柱桩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08621.6 | 申请日: | 2020-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曹开伟;罗成名;冯上涛;吴丹蕾;胡志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5/38;E02D5/66;E02D1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苏龙 |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作法 施工 连体 方法 | ||
1.一种用于逆作法施工中连体柱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桩位放样,确定桩孔位置,并做好记录;
步骤2,桩机就位,钻头定位,调整钻杆的垂直度;
步骤3,埋设护筒(3),引孔完成后,利用振动头振压护筒(3)至桩孔中;
步骤4,钻孔,钻孔至设计高度;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压灌混凝土,启动混凝土输送泵,缓慢提升钻杆的同时,连续压灌混凝土,直至混凝土高于护筒(3)底部1m以上后,清除混凝土上部浮浆;
步骤6,插入钢筋笼(2),利用吊车将钢筋笼(2)竖直插入桩孔的混凝土中,下放钢筋笼(2)过程中,对钢筋笼(2)的垂直度进行校对;其中,管柱(1)一端与钢筋笼(2)固定于一体,且所述管柱(1)下端部分插接于混凝土中;
步骤7,对管柱(1)内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启动混凝土输送泵,将混凝土逐步灌注至管柱(1)内,直至设计标高;
步骤8,待混凝土初步凝结后,在管柱(1)与桩孔之间回填砂土,再对护筒(3)进行拔离;
步骤6中的垂直度校对,采用测斜仪检测管柱(1)的垂直度;所述测斜仪安装于管柱(1)上端外壁,且所述护筒(3)沿自身圆周方向均布有四组伸缩件(6);
所述伸缩件(6)包括液压缸(61),所述液压缸(61)的伸缩轴上设置有用于抵接管柱(1)外壁的转轮(62);
所述护筒(3)外侧的地平面上设置有支撑座(9),所述液压缸(61)朝伸缩轴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支撑座(9)上,且地平面上还设置有驱使液压缸(61)竖直翻转的驱动件(7);
所述驱动件(7)包括固定于地平面上的安装座(71),安装座(71)内开设有滑槽(73),所述滑槽(73)内滑动连接有驱动杆(72),驱动杆(72)位移过程中与液压缸(61)下端抵接;所述驱动杆(72)处于滑槽(73)内的一侧连接有位移块(75),所述位移块(75)截面为下底与驱动杆(72)连接的等腰梯形设置,所述位移块(75)的两个斜面沿驱动杆(72)直线位移方向分布,所述安装座(71)内还开设有与滑槽(73)连通且供位移块(75)直线位移的滑动槽(74),所述滑动槽(74)内对应位移块(75)的两个斜面分别设置有传动块一(78)、传动块二(79),传动块一(78)、传动块二(79)垂直驱动杆(72)位移方向做直线往复位移,且传动块一(78)、传动块二(79)直线位移过程中,与位移块(75)的两个斜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逆作法施工中连体柱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2)上端焊接于管柱(1)下端外壁,且所述管柱(1)与钢筋笼(2)重叠部分沿周壁设置有若干栓钉(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逆作法施工中连体柱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1)外壁沿自身高度方向设置有多组环形肋(4),每组环形肋(4)对应地下层楼板或底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逆作法施工中连体柱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2)下端的竖向钢筋朝内弯折形成尖角朝下的圆锥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逆作法施工中连体柱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斜仪放置于防护筒(8)内,且所述测斜与防护筒(8)均设置有两组,两所述防护筒(8)捆绑于管柱(1)外壁,且与管柱(1)轴线平行设置,并两防护沿管柱(1)圆周90°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逆作法施工中连体柱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71)垂直驱动杆(72)位移方向转动连接有丝杆一(710)、丝杆二(711),所述丝杆一(710)、丝杆二(711)分别穿过传动块一(78)、传动块二(79),且分别与传动块一(78)、传动块二(79)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86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PE塑料防护网
- 下一篇:一种耐真空板衬四氟工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