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板堆石坝灌浆孔封孔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07570.5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高大水;田金章;秦明海;徐轶;贾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E02B7/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项青 |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板 堆石坝 灌浆 孔封孔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板堆石坝灌浆孔封孔结构。它包括孔底橡胶垫、钢板、封孔材料、孔顶手刮聚脲涂层;有棱台状开孔设置在混凝土面板上、且位于灌浆管/灌浆孔上部;孔底橡胶垫和钢板的尺寸均大于灌浆管/灌浆孔的尺寸;孔底橡胶垫位于棱台状开孔的孔底中部、且位于灌浆管/灌浆孔上部;钢板位于孔底橡胶垫上部;钢板通过膨胀螺栓与棱台状开孔孔底中部相连;封孔材料填充在棱台状开孔内,且封孔材料顶部与原混凝土面齐平;孔顶手刮聚脲涂层位于棱台状开孔上端、且位于封孔材料上端。本发明具有止水效果较好,耐久性较好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的面板堆石坝灌浆孔封孔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加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面板堆石坝灌浆孔封孔结构。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面板堆石坝灌浆孔封孔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面板坝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常需要通过面板上钻孔进行灌浆处理。如建设期因坝体沉降不足或堆石料后期沉降等原因,导致新建混凝土面板出现脱空;运行期面板脱空,或渗漏影响区内垫层料疏松。以上病害的处理重点是填充脱空并对一定深度内的垫层料进行灌浆加密。混凝土面板垫层灌浆处理时,除搭建平台采用地质钻机钻孔灌浆外,通过手持风钻机钻孔后埋管灌浆是一种操作简单、方便高效的面板钻灌工艺,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工程实践中,风钻机钻孔埋管灌浆后,浆液凝固常使灌浆管无法拔出。保留在面板上的灌浆管与混凝土因材质差异,灌浆管底部固定而面板变形使灌浆管与混凝土面板脱离形成渗漏通道或造成混凝土面板的局部破损。
因此,现亟需开发一种解决预埋灌浆管底部固定后与面板间沉降不协调和可能存在的渗漏问题,彻底解决钻孔灌浆孔封孔难题的灌浆孔封孔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面板堆石坝灌浆孔封孔结构,止水效果较好,耐久性较好;本发明在封孔材料底部加设的橡胶垫片和钢板即可吸收灌浆管向上的不利变形,又避免固定的灌浆管变形对封孔材料的局部破坏;在封孔结构表面设置2mm厚的手刮聚脲层,即可提高封孔材料的耐久性,又起到表面封闭止水作用,即使底部缝孔结构破坏,整个封孔结构还是具备防渗作用,有效避免了灌浆孔在运行中出现的渗漏风险。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所述的面板堆石坝灌浆孔封孔结构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面板堆石坝灌浆孔封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孔底橡胶垫、钢板、封孔材料、孔顶手刮聚脲涂层;
有棱台状开孔设置在混凝土面板上、且位于灌浆管/灌浆孔上部;
所述孔底橡胶垫和钢板的尺寸均大于所述灌浆管/灌浆孔的尺寸;
所述孔底橡胶垫位于所述棱台状开孔的孔底中部、且位于灌浆管/灌浆孔上部;
所述钢板位于所述孔底橡胶垫上部;所述钢板通过膨胀螺栓与棱台状开孔孔底中部相连;
所述封孔材料填充在所述棱台状开孔内,且所述封孔材料顶部与原混凝土面齐平;
所述孔顶手刮聚脲涂层位于所述棱台状开孔上端、且位于所述封孔材料上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孔顶手刮聚脲涂层的尺寸大于所述棱台状开孔顶面尺寸;所述孔顶手刮聚脲涂层外侧位于所述混凝土面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棱台状开孔顶面边长10cm,底部边长12cm,深度为10c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孔底橡胶垫呈四方形;
所述孔底橡胶垫厚度1cm,尺寸为6cm×6cm;
所述孔底橡胶垫四角预留膨胀螺丝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板呈四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75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式十字交叉路通行系统
- 下一篇:水下鱼群模拟器及其模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