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制动控制单元以太网联调系统及联调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06649.6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4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秦培斌;杨乐;安聪;韩妍松;刘晓京;张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B60T13/74;H04L67/12;H04L61/5053 |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媛媛 |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制动 控制 单元 以太网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制动控制单元以太网联调系统及联调方法。联调系统包括联调单元,每组联调单元对应一个制动控制单元,所述制动控制单元包括若干功能单元,联调单元包括:联调控制装置:数量为一,搭载联调控制算法,用于制动控制单元的调试;交换机:数量为一,交换机实现与对应列车制动控制单元通信,以及,与联调控制装置的通信。经联调控制装置对制动控制单元下发控制指令;联调控制装置获取制动控制单元各功能单元的指令反馈,生成联调结果。本发明可根据制动控制单元的数量进行系统扩展,根能够有效解决列车制动控制单元以太网联调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复杂、系统搭建成本高的问题,满足不同网络类型的制动控制单元以太网联调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通信调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列车制动控制单元以太网联调系统及联调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列车制动控制单元(BCU)以太网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制动控制单元以太网联调系统设计。
列车制动控制单元以太网联调需要实现与牵引控制单元(TCU)、中央控制单元(CCU)、列车级网关(ETBN)、车辆以太网交换机(ECNN)等设备的数据交互及各BCU之间的数据交互。特别是当列车中存在多个控制单元时,联调时还需要进行各个控制单元之间的BCU数据交互,但由于列车各控制单元内相同位置BCU的IP地址都是相同的,直接用路由器或交换机将各单元互联会造成IP地址冲突,无法进行通信。
现有技术中的列车制动控制单元以太网联调系统结构图参考图1至图3,其适用于装车后联调,联调需要TCU、CCU、ETBN等专业人员配合进行,同时会影响产品开发周期及调试运行时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的以太网联调系统需要依赖实车设备构建联调系统,需要专业的TCU设备、CCU设备、ETBN设备、ECNN交换机等,这使得系统构建的网络拓扑结构复杂,系统搭建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制动控制单元以太网联调系统及联调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联调系统结构复杂,拓展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列车制动控制单元以太网联调系统,包括联调单元,每组联调单元对应一个制动控制单元组,所述制动控制单元组包括若干功能单元,所述联调单元包括:
联调控制装置:数量为一,搭载联调控制算法,用于制动控制单元的调试;
交换机:数量为一,所述交换机实现与对应列车制动控制单元通信,具体是与制动控制单元中的动能单元进行通信,以及,与联调控制装置的通信。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调系统包括多个联调单元,其中,一个联调单元为主控单元,其他联调单元为从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可实现与每个从控单元的相互通信。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主控单元内的联调控制装置包括从控单元以太网通道,每个从控装置对应一个从控单元以太网通道,主控单元的从控单元以太网通道连接至从控装置的交换机,以实现主控单元与从控单元的相互通信。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从控单元的联调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将从控单元内制动控制单元数据进行更新IP地址处理,并将更新后的数据转发给主控单元。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从控单元的联调控制装置进一步被配置为,将从控单元内转动控制单元数据进行处理,增加唯一且可识别的控制头部。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控制单元包括一个BCU、至少一个TCU、至少一个ATP及至少一个CCU,所述联调控制装置包括:
通道一:用于获取列车制动控制单元各功能单元的通信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66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