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污染阻控的地下水中NAPL污染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6326.7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7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向甲甲;殷瑶;谭学军;朱煜;张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污染 地下 水中 napl 修复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污染阻控的地下水中NAPL污染修复系统,包括垂直阻隔墙,用于将受污染地下水阻隔于所述垂直阻隔墙内;抽水单元,用于将污染区地下水抽出,为污染物流经垂直处理系统提供压差;垂直处理单元,用于对受污染地下水进行处理以去除NAPL;回灌单元,将经所述垂直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水抽出回灌至污染区目标含水层。本发明针对传统的抽出处理法效果不佳、针对性不强、常常出现反弹现象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种NAPL污染类型及不同污染深度地下水中NAPL污染修复系统。本发明既能用于地下水中DNAPL污染修复,又能用于LNAPL污染修复,实现了地下水中不同污染深度NAPL污染物灵活有效地修复去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修复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污染阻控的地下水中NAPL污染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地下水污染逐渐加重,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地下水中最难治理和危害最大的是有机污染,其中尤以非水相液体(NAPL)为甚。根据相对水的密度大小,将NAPL分为LNAPL(轻质)和DNAPL(重质),这类有机物水溶性小、不易降解去除,大部分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危害。
LNAPL污染质具有比重小、非混溶于水的特点,含水层中LNAPL的运移受其动力场和其在含水层中的渗透性能所控制。DNAPL的主要特点是比重大于水,因此重力作用是其进入土壤与地下水的主要动力;黏滞性低有助于其向地表以下移动;界面张力低,使之容易入渗进入极小孔隙或贯穿黏土质;低溶解度让其缓慢且持续的释放而扩大污染面积;生物降解性低,使之在土壤及地下水中污染时间持久。在实际地下水污染中,往往存在多种污染物,如既有LNAPL又有DNAPL污染物,由于有机污染物之间具有互溶增溶作用,使得混合后的NAPL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规律复杂化。传统的抽出处理法效果不佳,不能灵活设置、有效处理不同深度的LNAPL和DNAPL污染物,常常出现拖尾反弹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的抽出处理法效果不佳、针对性不强、常常出现反弹现象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污染阻控的地下水中NAPL污染修复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基于污染阻控的地下水中NAPL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垂直阻隔墙,所述垂直阻隔墙布设于污染区周围,用于将受污染地下水阻隔于所述垂直阻隔墙内;
抽水单元,所述抽水单元位于垂直阻隔墙内侧,用于将污染区地下水抽出,为污染物流经垂直处理系统提供压差;
垂直处理单元,设置于污染区内靠近抽水单元侧,包括垂直填料区和垂直过滤区,所述垂直填料区用于对受污染地下水进行处理以去除NAPL,所述垂直过滤区紧邻垂直填料区位于地下水上游用于过滤地下水中颗粒物以提高填料区的去除效率;
回灌单元,所述回灌单元包括若干回灌井管,通过所述若干回灌井管将经所述垂直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水抽出回灌至污染区目标含水层。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回灌井管以紧贴所述垂直阻隔墙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污染区一侧的垂直阻隔墙朝向污染区一侧,所述抽水单元以紧贴所述垂直阻隔墙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污染区另一侧的垂直阻隔墙朝向污染区一侧。
优选地,所述垂直阻隔墙的上端超出地表面300mm~500mm,不低于抽水井井台,下端埋设在受污染区含水层隔水底板内,HDPE土工膜下端与隔水底板交界处留出100mm余量,呈松弛状,非紧绷状,以防地基变形HDPE土工膜拉伸损坏,所述垂直阻隔墙为厚度为2~4mm的HDPE土工膜,通常HDPE膜镶嵌于混凝土或膨胀土中以提高强度。
优选地,所述垂直填料区的深度范围根据场地地下水NAPL污染深度范围可进行调整,垂直填料区深度范围上端高于NAPL污染深度上端200mm,下端低于NAPL污染深度下端200mm,所述垂直填料区上端未到地面区域采用垂直阻隔墙阻隔,所述垂直填料区下端未到隔水底板区域采用垂直阻隔墙阻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63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嘌呤东革阿里凉茶
- 下一篇:分体式尾纤连接性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