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模筑衬砌支护结构及其支护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4433.6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0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友;陈学峰;蒋小锐;谭富圣;王杨;王婷;彭斌;魏盼;宋月光;岳岭;陈志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1/38;E21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地下工程 衬砌 支护 结构 及其 护法 | ||
1.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模筑衬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顶管(1),每个所述顶管(1)之间相互对接,所述顶管(1)由上顶板(11)、下顶板(12)、活动板(13)以及保护帽檐(15)组成,所述活动板(13)位于所述上顶板(11)和下顶板(12)之间,且所述活动板(1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上顶板(11)和下顶板(12),所述保护帽檐(15)固定连接于所述上顶板(11),且所述保护帽檐(15)与所述活动板(13)相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模筑衬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1)还包括活动锁扣(14),所述活动板(13)通过所述活动锁扣(14)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上顶板(11)和下顶板(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模筑衬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顶管(1)均设置有两个所述活动板(13),且所述保护帽檐(15)对应两相邻所述活动板(13)之间形成的缝隙,且所述保护帽檐(15)呈圆弧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模筑衬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1)还包括支撑立柱(16),所述支撑立柱(16)支撑于所述上顶板(11)和下顶板(12)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模筑衬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16)设置有多个,并沿所述活动板(13)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且每个所述支撑立柱(16)之间间隔三米至五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模筑衬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11)和下顶板(12)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上顶板(11)和下顶板(12)相互拼接呈圆弧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模筑衬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顶管(1)的内部均形成有腔体,且每个腔体之间通过活动板(13)相隔。
8.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模筑衬砌支护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根据结构荷载和受力要求设置结构层厚度;
步骤S20:将结构层划分为若干个顶管;
步骤S30:施工顶管并将所有顶管全部顶进完成;
步骤S40:抽离活动侧板,将各个顶管环形连通在一起;
步骤S50:布置环向和纵向钢筋并浇筑混凝土;
步骤S60:开挖隧道内土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模筑衬砌支护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结构层厚度需要大于一点二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44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电路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竹管切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