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定子及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03542.6 | 申请日: | 2020-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6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兰滨安;于吉坤;梁欣;陈其雨;晏旭;褚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H02K3/28;H02K3/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定子 | ||
1.一种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绕设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定子槽内的多相绕组,其特征在于,每一相绕组包括多个并联支路,且每一并联支路包括2×S个线圈元件,每一所述线圈元件包括L个线圈,所述S、L为正整数,且所述线圈元件的出线端和过桥线位于所述电机定子的出线端;在每一并联支路中,S×L个线圈的匝数为m,另外S×L个线圈的匝数为n,所述多相绕组在每一定子槽内的线圈的总匝数为m+n,所述m、n分别为正整数,且|m-n|=1;每一相绕组的多个并联支路绕制于所述定子铁芯中顺序排列的定子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每一相绕组包括四个线圈元件,其中两个所述线圈元件的线圈串联连接形成的第一并联支路,另两个所述线圈元件的线圈串联连接形成的第二并联支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线圈元件包括两个线圈,每一相绕组绕设于顺序排列的A1槽、A2槽、A3槽、A4槽、A5槽、A6槽、A7槽、A8槽、A9槽、A10槽、A11槽、A12槽、A13槽,且所述第一并联支路的线圈绕设于A1槽、A2槽、A3槽、A4槽、A5槽、A6槽、A7槽,所述第二并联支路的线圈绕设于A7槽、A8槽、A9槽、A10槽、A11槽、A12槽、A13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每一相绕组的四个线圈元件的八个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n、m、m、n、m、m、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并联支路的导体从A1槽的出线端进入A1槽,并在A1槽的非出线端跨至A4槽,在A1槽和A4槽反复缠绕n圈后,由A4槽的出线端经过桥线从A2槽的出线端进入A2槽,并在A2槽的非出线端跨至A3槽,在A2槽和A3槽反复缠绕n圈后,由A3槽的出线端经过桥线从A5槽的出线端进入A5槽,并在A5槽的非出线端跨至A6槽,在A5槽和A6槽反复缠绕m圈后,由A6槽的出线端经过桥线从A4槽的出线端进入A4槽,并在A4槽的非出线端跨至A7槽,在A4槽和A7槽反复缠绕m圈后从A7槽的出线端出线;
所述第二并联支路的导体从A7槽的出线端进入A7槽,并在A7槽的非出线端跨至A10槽,在A7槽和A10槽反复缠绕n圈后,由A10槽的出线端经过桥线从A8槽的出线端进入A8槽,并在A8槽的非出线端跨至A9槽,在A8槽和A9槽反复缠绕m圈后,由A9槽的出线端经过桥线从A11槽的出线端进入A11槽,并在A11槽的非出线端跨至A12槽,在A11槽和A12槽反复缠绕m圈后,由A12槽的出线端经过桥线从A10槽的出线端进入A10槽,并在A10槽的非出线端跨至A13槽,在A10槽和A13槽反复缠绕n圈后从A13槽的出线端出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线圈元件包括一个线圈,每一相绕组绕设于顺序排列的A1槽、A2槽、A3槽、A4槽、A5槽,且所述第一并联支路的线圈绕设于A1槽、A2槽、A3槽,所述第二并联支路的线圈绕设于A3槽、A4槽、A5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每一相绕组的四个线圈元件的四个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m、n、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并联支路的导体从A1槽的出线端进入A1槽,并在A1槽的非出线端跨至A2槽,在A1槽和A2槽反复缠绕n圈后,由A2槽的出线端经过桥线再次从A2槽的出线端进入A2槽,并在A2槽的非出线端跨至A3槽,在A2槽和A3槽反复缠绕m圈从A3槽的出线端出线;
所述第二并联支路的导体从A3槽的出线端进入A3槽,并在A3槽的非出线端跨至A4槽,在A3槽和A4槽反复缠绕n圈后,由A4槽的出线端经过桥线再次从A4槽的出线端进入A4槽,并在A4槽的非出线端跨至A5槽,在A4槽和A5槽反复缠绕m圈从A5槽的出线端出线。
9.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35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字符定位方法、装置以及自动抄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角磨机切割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