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喷油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2257.2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6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阎全忠;王剑;王长江;饶译鹏;王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腾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38 | 分类号: | F02D41/38;F02D41/40;F02D35/02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喷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标定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活塞处于不同位置时活塞动能与曲轴输出动能的关系;S2、根据曲轴输出动能效率曲线,标定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活塞处于不同位置时发动机喷油量与气缸内气体压力的关系;S3、根据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活塞处于不同位置时发动机喷油量与气缸内气体压力的关系图,制定喷油控制策略并将其存入发动机管理系统。本发明通过控制气缸内气体压力曲线与曲轴输出动能效率曲线重合,这样可进一步精确地控制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活塞处于不同位置时的喷油百分数,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发动机燃油效率,改善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喷油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是汽油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喷油脉宽和喷油相位也是影响发动机工作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现有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一般根据工况来对发动机喷油进行控制,即在不同工况下采用不同的发动机喷油脉宽和喷油相位,然而其瞬态反应能力无法满足实际复杂多变的工况,致使其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水平与理论相距很大。
为改善发动机工作性能及寻求最佳喷油脉宽和喷油相位,在中国发明专利CN201810759623.5(分案原申请为CN 201610748499.3)的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基于发动机循环的发动机喷油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判断发动机的运行工况,b)根据所判断的发动机运行工况,对发动机在该工况下的每一个工作循环的喷油量进行单独控制。然而,现有技术不仅并未真正细化到发动机的每个工作循化,而且也未体现喷油脉宽及喷油相位与发动机输出扭矩之间的关系。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喷油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气缸内气体压力曲线与曲轴输出动能效率曲线重合的方式来提高发动机燃油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喷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标定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活塞处于不同位置时活塞动能与曲轴输出动能的关系;
S2、根据曲轴输出动能效率曲线,标定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活塞处于不同位置时发动机喷油量与气缸内气体压力的关系。
更优的,所述步骤S1中标定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活塞处于不同位置时活塞动能与曲轴输出动能的关系的方法为:
S11、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安装一个具有无盖气缸及曲柄连杆机构的样机;
S12、在活塞顶部施加一个与气缸轴心平行且与活塞顶部垂直的作用力FA,同时测定曲轴上连杆轴颈处平衡作用力FA的切向力FB;
S13、绘制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活塞处于不同位置时气缸内作用力FA与曲轴上连杆轴颈处切向力FB的关系图;
S14、在活塞顶部施加一个与气缸轴心平行且与活塞顶部垂直的作用力FA并使活塞位移LA,同时测定曲轴上连杆轴颈处平衡作用力FA的切向力FB及其旋转弧度LB;
S15、绘制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活塞处于不同位置时活塞动能FALA与曲轴输出动能FBLB的关系图,即获得曲轴输出动能效率曲线。
更优的,所述步骤S2中标定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活塞处于不同位置时发动机喷油量与气缸内气体压力的关系的方法为:
S21、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安装一个具有燃烧气缸及曲柄连杆机构的样机,所述样机与发电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腾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汉腾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2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