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重介质油藏水平井的降水增油方法及完井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1869.X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谢日彬;杨勇;罗东红;李锋;吴意明;邹信波;闫正和;戴宗;张俊斌;饶志华;李小东;孙常伟;刘远志;江任开;王亚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7 | 分类号: | E21B43/26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王少虹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重 介质 油藏 水平 降水 方法 结构 | ||
1.一种双重介质油藏水平井的降水增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充填压力;
S2、将带有微粒的充填液注入水平井与所在的油层之间的环形空间内,直至所述环形空间内的压力达到所述充填压力,同时对所述油层进行压裂,在所述油层内形成树根状的裂缝簇;
S3、保持所述充填压力,持续注入所述充填液,直至微粒填满所述环形空间和裂缝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介质油藏水平井的降水增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簇在横向上的延伸长度≤泄油半径;
所述裂缝簇在纵向上的延伸长度为所述油层厚度的1/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介质油藏水平井的降水增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充填液中微粒的体积浓度为1-5%;
所述微粒的密度为1.03-1.06克/立方厘米、粒径为40-1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重介质油藏水平井的降水增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充填压力为地层裂缝破裂压力的1.05-1.1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重介质油藏水平井的降水增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裂缝破裂压力的确定方法如下:
持续向水平井外周的环形空间注水,记录注入压力,根据下式获得所述水平井所在的地层的吸液指数:
I=Q/(PW-P)
其中,I为吸液指数,Q为水的注入量,PW为所述水平井的井底压力,P为油层压力,PW和P的差值为地层压差;
以吸液指数为纵坐标、地层压差为横坐标绘制曲线,在曲线上确定吸液指数突发下降点,其横坐标值即为地层裂缝破裂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重介质油藏水平井的降水增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充填压力的确定方法为:通过三轴应力实验,测量岩石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测量绘制地层裂缝破裂压力与裂缝深度的关系曲线;选取裂缝深度为岩样厚度1/5-2/5时的地层裂缝破裂压力,作为充填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重介质油藏水平井的降水增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充填压力通过经验统计确定:在同一油藏区域,采用不同的充填压力进行试生产;选取增油效果最好的充填压力值,作为该油藏区域油井的充填压力。
8.一种双重介质油藏水平井完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油层中的水平井、压裂形成在所述油层中的树根状的裂缝簇;所述水平井与所述油层之间设有环形空间,所述裂缝簇与所述环形空间相连通;所述环形空间和所述裂缝簇内均填充有微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重介质油藏水平井完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簇在横向上的延伸长度≤泄油半径;所述裂缝簇在纵向上的延伸长度为所述油层厚度的1/5-2/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重介质油藏水平井完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的密度为1.03-1.06克/立方厘米、粒径为40-1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未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18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