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化集群水产养殖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1573.8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7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蔡杰;杨立新;刘艳芳;谭璐;徐洪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集群 水产 养殖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智能化集群水产养殖系统,包括箱体(1),其特征是:在箱体(1)内设有养殖舱(101)、厌氧处理舱(106)和好氧处理舱(107);
养殖舱(101)与厌氧处理舱(106)之间通过第一溢流口(102)连接;
厌氧处理舱(106)与好氧处理舱(107)之间通过第二溢流口(104)连接;
第一溢流口(102)的底部高度高于第二溢流口(104)的底部高度;
箱体(1)内设有侧板(112),侧板(112)、箱体(1)内壁和多个隔板将箱体(1)隔离成开放的养殖舱(101),封闭的厌氧处理舱(106)和开放的好氧处理舱(107);
在养殖舱(101)和好氧处理舱(107)内还设有布气装置(7),布气装置(7)与进气管(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集群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是:在养殖舱(101)的上方还设有进水管(12)和投喂装置(4);
投喂装置(4)装置的结构为:在饲料斗(41)的底部设有U型投喂管(42),U型投喂管(42)的U形底部的上端面与饲料斗(41)的底部连通,U型投喂管(42)的一端设有投料口(44),另一端设有气动阀(5),气动阀(5)与控制器(8)电连接,气动阀(5)与压缩空气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集群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是:还设有控制器(8),在养殖舱(101)内设有氨氮传感器(9)和氧含量传感器(10),氨氮传感器(9)和氧含量传感器(10)与控制器(8)电连接;
在进气管(6)上设有自动气阀(18),进水管(12)上设有自动水阀(13),自动气阀(18)和自动水阀(13)与控制器(8)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集群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器(8)内设有无线通讯装置,用于互相组网,或用于与工作站或终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集群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是:厌氧处理舱(106)结构为:
箱体(1)内设有侧板(112),在侧板(112)与箱体(1)内壁之间依次设有第一隔板(108)、第二隔板(109)和第三隔板(110),至少在第一隔板(108)至第三隔板(110)之间设有顶板(114),以使第一隔板(108)至第三隔板(110)之间形成密闭空间;
第一隔板(108)上游的侧板(112)上设有第一溢流口(102),第一隔板(108)仅底部与箱体(1)底板之间留有过水口,第二隔板(109)与顶板(114)之间留有过水口,第三隔板(110)与箱体(1)底板之间留有过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集群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是:好氧处理舱(107)的结构为:靠近第三隔板(110)的位置设有溢流板(115),溢流板(115)的顶部即为第二溢流口(104),在箱体(1)的侧壁上设有第三溢流口(105);
在箱体(1)的外壁,第三溢流口(105)的下方设有跌水台(2),以使溢流出来的水跌落到跌水台(2)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集群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跌水台(2)为多个,多个跌水台(2)交错布置,在跌水台(2)的边沿设有溢流结构,以使水从溢流结构跌落到下一级的跌水台(2)内;
在跌水台(2)内种植有漂浮植物(3);
还设有循环泵,用于将底层跌水台(2)内的水抽入到养殖舱(10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集群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是:在厌氧处理舱(106)和好氧处理舱(107)内还设有布菌盘(111);
布菌盘(111)的结构为:在厌氧处理舱(106)和好氧处理舱(107)内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有多层的盘状、絮状或多孔结构,用于供微生物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未经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15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