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CEA抗体及其应用、可分泌抗CEA抗体的细胞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500641.9 申请日: 2020-06-04
公开(公告)号: CN111748039B 公开(公告)日: 2022-06-03
发明(设计)人: 吴力强;谢妮;阎锡蕴;刑智浩;林晓涛;钱纯亘;胡鹍辉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K16/46 分类号: C07K16/46;C12N15/85;C12N5/10;G01N33/574;G01N33/68;G01N33/558;G01N33/543;G01N33/535
代理公司: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方宇
地址: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cea 抗体 及其 应用 分泌 细胞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抗CEA抗体及其应用、可分泌抗CEA抗体的细胞及其制备方法。抗CEA抗体包括第一结构域和第二结构域,第一结构域包括第一轻链可变区和第一重链可变区,第一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第一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第二结构域包括第二轻链可变区和第二重链可变区,第二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第二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上述抗CEA抗体的特异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CEA抗体及其应用、可分泌抗CEA抗体的细胞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又称恶性肿瘤,能够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癌细胞还能够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病变症状,癌细胞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癌症的发生给众多病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甚至直接威胁着机体的生命健康。对于癌症的治疗,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其治疗效果越好。

传统的肿瘤筛查方法主要为X线摄影或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等,但X射线对人体产生的不可逆损伤作用也不容忽视。一般地,采用CEA(即癌胚抗原)抗体来检测CEA,以进行肿瘤筛查。然后,现有的抗CEA抗体的特异性较差,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特异性较好的抗CEA抗体及其应用。

此外,还提供一种可分泌抗CEA抗体的细胞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抗CEA抗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结构域,包括第一轻链可变区和第一重链可变区,所述第一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第一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及

第二结构域,包括第二轻链可变区和第二重链可变区,所述第二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第二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上述抗CEA抗体具有第一结构域和第二结构域,第一结构域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1所示的第一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第一重链可变区,第二结构域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第二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4所示的第二重链可变区,使得第一结构域和第二结构域能够分别识别CEA的不同表位,使得抗CEA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利于CEA的准确检测。经试验验证,采用上述抗CEA抗体对CEA检测的特异性在98%以上,特异性较高。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域还包括连接的第一轻链恒定区和第一重链恒定区,所述第一轻链恒定区和所述第一重链恒定区分别与所述第一轻链可变区和所述第一重链可变区连接,所述第二结构域还包括连接的第二轻链恒定区和第二重链恒定区,所述第二轻链恒定区和所述第二重链恒定区分别与所述第二轻链可变区和所述第二重链可变区连接,所述第二重链恒定区与所述第一重链恒定区连接。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轻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所述第二轻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与所述第一轻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相同,所述第一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所述第二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与所述第一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轻链恒定区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所述第二轻链恒定区的编码序列与所述第一轻链恒定区的编码序列相同,所述第一重链恒定区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所述第二重链恒定区的编码序列与所述第一重链恒定区的编码序列相同。

一种可分泌抗CEA抗体的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未经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06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