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CEA抗体及其应用、可分泌抗CEA抗体的细胞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0641.9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8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力强;谢妮;阎锡蕴;刑智浩;林晓涛;钱纯亘;胡鹍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6/46 | 分类号: | C07K16/46;C12N15/85;C12N5/10;G01N33/574;G01N33/68;G01N33/558;G01N33/543;G01N33/535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方宇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ea 抗体 及其 应用 分泌 细胞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CEA抗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结构域,包括第一轻链可变区和第一重链可变区,所述第一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第一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及
第二结构域,包括第二轻链可变区和第二重链可变区,所述第二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第二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CEA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域还包括连接的第一轻链恒定区和第一重链恒定区,所述第一轻链恒定区和所述第一重链恒定区分别与所述第一轻链可变区和所述第一重链可变区连接,所述第二结构域还包括连接的第二轻链恒定区和第二重链恒定区,所述第二轻链恒定区和所述第二重链恒定区分别与所述第二轻链可变区和所述第二重链可变区连接,所述第二重链恒定区与所述第一重链恒定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CEA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轻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所述第二轻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与所述第一轻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相同,所述第一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所述第二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与所述第一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CEA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轻链恒定区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所述第二轻链恒定区的编码序列与所述第一轻链恒定区的编码序列相同,所述第一重链恒定区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所述第二重链恒定区的编码序列与所述第一重链恒定区的编码序列相同。
5.一种可分泌抗CEA抗体的细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转染组合物转染动物细胞,培养,得到可分泌抗CEA抗体的细胞,其中,转染组合物包括第一质粒、第二质粒和转染试剂,所述第一质粒含有第一轻链可变区的编码序列和第一重链可变区的编码序列,所述第一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第一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第二质粒含有第二轻链可变区的编码序列和第二重链可变区的编码序列,所述第二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第二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分泌抗CEA抗体的细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转染组合物转染动物细胞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制备所述第一质粒的步骤:将所述第一轻链可变区的编码序列和所述第一重链可变区的编码序列克隆至pAc-κ-CH3andpAc-λ-CH3质粒中,得到第一质粒,其中,所述第一轻链可变区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第一重链可变区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分泌抗CEA抗体的细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轻链可变区的编码序列和所述第一重链可变区的编码序列克隆至pAc-κ-CH3andpAc-λ-CH3质粒中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序列如SEQ ID No.13~SEQ ID No.14所示的引物对扩增所述第一轻链可变区的编码序列;及采用序列如SEQ ID No.15~SEQ IDNo.16所示的引物对扩增所述第一重链可变区的编码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分泌抗CEA抗体的细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转染组合物转染动物细胞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制备所述第二质粒的步骤:将所述第二轻链可变区的编码序列和所述第二重链可变区的编码序列克隆至pAc-κ-CH3andpAc-λ-CH3质粒中,得到第二质粒,所述第二轻链可变区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所述第二重链可变区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未经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06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器真空流道去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绝缘子定位与掉串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