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结合视觉的输送带撕裂破损监控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4687.4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4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银;高灿宏;袁佳春;郭栓;翟桂金;左毅;马青峰;赵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宝通智能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2 | 分类号: | B65G4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朱晓林 |
地址: | 2141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结合 视觉 输送带 撕裂 破损 监控 方式 | ||
本发明公开了红外结合视觉的输送带撕裂破损监控方式,涉及输送带检测的技术领域,红外结合视觉的输送带撕裂破损监控方式通过先采集输送带的红外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处理,在输送带上的部分地区的温度与周边的输送带具有一定的温度差的时候,则温度较高的位置则判定为已经或将要发生撕裂情况,通过将原始图片和处理图片的显示通知操作人员输送带具有输送带撕裂的可能,保证了输送带输送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带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红外结合视觉的输送带撕裂破损监控方式。
背景技术
现有的撕裂破损监控常用的都是机械式的检测方式,通过在输送带中埋设金属丝,给金属丝通电后看是否通路即可检测处输送带是否发生断裂,同时现在也有采用视觉相机获取输送带的表面情况,通过后台分析输送带表面图片来分析输送带是否发生撕裂。
但是上述方式都是只能在输送带已经发生撕裂破损产生变形以后才能检测到输送带的撕裂,在输送带撕裂之前或者微小撕裂的情况下无法做出提前预警,通过红外相机获取输送带的升温情况,撕裂部位的温度相比于其他地方的温度会高很多,所以能够提前发现撕裂破损的情况,避免发生大范围撕裂破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红外结合视觉的输送带撕裂破损监控方式。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结合视觉的输送带撕裂破损监控方式,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红外摄像头采集输送带上的热量红外图像;
步骤二:RGB摄像头采集输送带的现实图像;
步骤三:将热量红外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得到灰度图像;
步骤四:将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化图像;
步骤五:对二值化图像进行膨胀和腐蚀操作,排除杂质;
步骤六:对步骤五得到的图像进行CANNY边缘算法进行计算,识别异常位置边缘数据;
步骤七:将边缘数据的高度与预设高度阈值进行对比;
步骤八:边缘数据的高度达到预设高度阈值则进入步骤九,边缘数据的高度达不到预设高度阈值则将边缘数据认定为无效数据;
步骤九:将边缘数据的长宽比与预设长宽比的阈值进行对比:
步骤十:边缘数据的长宽比达到长宽比的阈值则进入步骤十一,边缘数据的长宽比达不到长宽比的阈值则将边缘数据认定为无效数据;
步骤十一:将边缘数据同步到现实图像上,并发出撕裂破损报警信号。
通过先采集输送带的红外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处理,在输送带上的部分地区的温度与周边的输送带具有一定的温度差的时候,则温度较高的位置则判定为已经或将要发生撕裂情况,通过将原始图片和处理图片的显示通知操作人员输送带具有输送带撕裂的可能,保证了输送带输送的稳定性。
特别的,步骤二与步骤三之间包括输送带区域定位,输送带区域定位采用RFID芯片对输送带进行标定。
特别的,步骤二与步骤三之间包括输送带区域定位,输送带区域定位采用编码器对输送带进行标定。
通过对输送带的标定操作,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尽快的寻找到发生撕裂的部位,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尽快对输送带进行维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示的红外结合视觉的输送带撕裂破损监控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宝通智能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宝通智能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46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