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方位角的终端定位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94033.1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3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钟湘飞;林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红山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6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方位角 终端 定位 方法 装置 服务器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方位角的终端定位方法,包括:获取终端上报的MR数据,所述MR数据包括服务小区ID;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工参信息确定基站位置,所述工参信息包括邻区ID;判断所述服务小区ID与邻区的总数;若总数只有一个,则根据所述基站位置、服务小区第一方位角θ和TA路径确定所述终端位置;若总数为至少两个,则根据所述基站位置、服务小区的第一信号强度、第二方位角α、所述服务小区的最强同站邻区的第二信号强度和第三方位角β和TA路径确定所述终端位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方位角的终端定位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通过使用方位角进行定位,实现在城区边缘等基站数量稀少的区域提升定位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领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方位角的终端定位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移动用户位置定位领域,基于移动用户上报的MR数据的指纹定位、三角定位、TA与AOA定位等算法是目前移动网络用户定位领域最常用的算法。指纹定位依赖于指纹库,如果待定位区域无指纹,则无法准确定位;三角定位必须是用户同时保持与三个以上基站通信,处于孤岛站或者三个站点以下的场景则不适用;TA与AOA算法要求基站天线必须是阵列天线,对硬件要求过高。因此,无论哪种算法都有他使用的局限性,超出使用的场景,定位精度就会降低,甚至无法定位。在无线站点越密集的区域,用户数越多,用户能收到的基站信号也越多,可选的定位算法也多,相对用户定位的精度也高。
当用户处于城区边缘、郊区或者广大农村等郊区,基站稀疏,站距过大,指纹数据稀少,可选用的定位算法很少,导致定位精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方位角的终端定位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通过使用方位角进行定位,实现在城区边缘等基站数量稀少的区域提升定位精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方位角的终端定位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上报的MR数据,所述MR数据包括服务小区ID;
根据所述服务小区的工参信息确定基站位置,所述工参信息包括邻区ID;
判断所述服务小区与邻区的总数;
若总数只有一个,则根据所述基站位置、服务小区第一方位角θ和TA路径确定所述终端位置;
若总数为至少两个,则根据所述基站位置、服务小区的第一信号强度、第二方位角α、所述服务小区的最强同站邻区的第二信号强度和第三方位角β和TA路径确定所述终端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MR数据还包括信号传输时延,所述TA路径为信号传输时延和电磁波传播速度的乘积。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基站位置、服务小区第一方位角θ和TA路径确定所述终端位置,包括:
所述基站位置坐标(X1,Y1),则所述终端位置(X2,Y2)为:
X2=X1+TA路径×cosθ,
Y2=Y1+TA路径×sinθ。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基站位置、服务小区的第一信号强度、第二方位角α、所述服务小区的最强同站邻区的第二信号强度和第三方位角β和TA路径确定所述终端位置,包括:
所述基站位置坐标(X1,Y1),则所述终端位置坐标(X3,Y3)为:
X3=X1+TA路径×cos[α+(β-α)×|第二信号强度|/(|第一信号强度|+|第二信号强度|)],
Y3=Y1+TA路径×sin[α+(β-α)×|第二信号强度|/(|第一信号强度|+|第二信号强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方位角的终端定位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红山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红山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40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